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4篇
社会学   3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一、晚清白话文兴起概况本文试图从汉语史角度切入思想史,通过“白话问题”这一语言现象来透视晚清思想和社会、政治、制度等各方面的变化,以及这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揭示晚清文言白话的“中心边缘”位置移动的思想史意义。当社会的思想发生大的变动的时候,一般是对...  相似文献   
2.
从余英时《朱熹的历史世界》对学术范式转型的意义看 ,余英时从政治文化的角度把朱熹定位在“后王安石时代” ,充分体现了他对朱熹历史世界的精深洞察。同时 ,也说明学术界以往将王安石排斥在思想文化史(特别是理学史 )的叙述脉络之外是一大缺憾。实际上 ,不仅是在“得君行道”方面 ,而且在“得人才”、“一道德同风俗”等方面 ,王安石都为后来的理学家特别是朱熹提供了思想资源 ,并通过改革科举等制度变革在客观上为理学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如果说,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纯洁善良的天使,那些身患盲、聋、哑等残疾的孩子,虽然他们看不到、听不到、说不出来,但他们也是天使,尽管是残缺的……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如此写道。育人为首任,康复为根本,墙壁上的校训,让刚进入校门的笔者随即感受了这份生命的沉重。这是一群残缺的天使,他们因身体或智力的残缺,无法如普通孩子一样,享受正常的教育。  相似文献   
4.
艾尔曼  黄振萍 《中国学术》2003,4(3):130-172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西方以及日本的学者曾就中国在1865到1895年之间建立的官办学校和地方兵工厂的成败进行过辩论,那些学校和兵工厂是为改革清朝(1644-1911年)而建立的。  相似文献   
5.
化学实验不仅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更是化学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实验在帮助学生巩固化学知识、形成科学概念,培养学生非智力品质、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实验教学又应遵循着一定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这里有我国最早的书院,有许真君拜师修炼的原址;这里有黄帝、梁武帝、唐宣宗的足迹,有谢灵运、柳宗元、苏东坡、欧阳修、杨万里、朱熹、徐霞客等人的墨宝;这里还有《四库全书》和《大清一统记》记载的奇山圣地的名人秩事……今年10月7日,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长子胡德平一行,自北京来到高安华林山寻根问祖。当他怀着崇敬的心情第一次踏上这块神奇而古老的土地时,不仅为这里气势恢宏的泼墨山水而喟叹,更对这里灿烂的文化、厚重的底蕴、杰出的人物、新奇的传说而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7.
元初,景德镇烧制的青花瓷因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一直被世人尊为瓷器臻品;青花瓷更因其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而让它成为中国陶瓷史上无法逾越的标杆。可惜的是,这些瓷器尊品,世间存留非常稀少。然而在我省的高安却收藏着元青花、釉里红瓷20件,为国内馆藏第一,世界馆藏第三,自1 980年发掘至今,备受世人关注。就是这样一批稀世国宝,何以能在江西高安惊现出土?它的窖藏主人是谁?由于相关史料甚少,一直成为一桩未断公案。为此,记者从一些历史的蛛丝马迹中追寻探觅,使事件真象渐渐浮出水面……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阳明学哲学内蕴的阐发,多致力于挖掘王学的“庶民性”,更有论者将其与西方“启蒙”概念相比附。余英时认为王学是“得君行道”不得而“觉民行道”,也有着觉醒下层的意蕴在。然而,除去对王学文本分析和讲学研究之外,学界对王门后学与国家之间的行迹研究,实际上却着力不多,基本沿用旧有话语表达,“清谈误国”论即为显例。明末清初流行的“清谈误国”论认为王学袖手谈心性,使明王朝陷入危机乃至崩溃,而这其实有着特定的历史语境,不可抽离来界定王学的性质。王学兴盛时,也是明王朝边患剧烈之时,考察王门后学在抗倭中的作为,以及边将翁万达的经历,可以发现,王门后学以国家为己任,勇于任事,履艰危,能自竖立,以志节振拔于一时,远非所谓“清谈误国”可涵盖。因此,弄清晚明清初“清谈误国”论的来龙去脉,可以为进一步讨论王学的历史进程及其与社会国家的关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孝作为传统人伦秩序,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礼崩乐坏后的西汉王朝,将孝文化作为国家体制建构的基础。随着佛教的传入,孝道思想逐渐深入民间,成为魏晋隋唐时期底层社会的核心理念。宋元时期,佛教、道教和民间信仰的融合,使孝道思想成为一般民众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代国家政治体制与儒家理念互为依据与支撑,形成一个整体,孝文化成为国家政治体制的合法性来源,而清朝的国家体制与儒家伦理并不呈现完全合一的状态,儒家孝道伦理也并不是整个国家全民的行为规范,呈现一种多元复合型局面。"五四"时期,在传统中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思想界对作为传统国体基础的孝道进行了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为确保基础教育改革,有效实施合作学习,五年制师范教育应树立师范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合作技能,因此,笔者结合五年制师范生的特点,对如何选择化学合作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研究,并对实践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