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由点源向面源污染转移,城市环境管理也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难题,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市民个性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对当前城市环保工作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梳理,认为公众参与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在剖析公众参与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的可能空间及其相应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2.
课堂教学技能是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背景下,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具有概念表述的动态性、内容的扩展性、运用的情境性、生成的内隐性等特性。准确地理解这些特性,能够有效地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预计到本位纪末,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10%左右。老年人口的增加,必将带来对老年服务的需求。这样,一方面提供老年服务需要大量的从业人员,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国有、集体企业释放了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两者的结合,不但可以解决正在和针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而且是促进再就业。安置企业富裕人员的有效途径。以此为出发点,本文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趋势、老年人口今后养老方式的基础上,探讨银发浪潮对再就业的影响,强调在再就业工程中,应认识到老年服务业的巨大市场潜力…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的发展是从人的需求角度出发,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通过提高人的文化素质,促进人口质量的提高,从而实现人的现代化的目的。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是人力资源的发展,它主要表现为教育,科技和知识的普及,最终目的是通过人自身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研究的首要任务就是清理和总结二十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创新成果 ,通过对这种过程的回顾 ,为后人认识这二十多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研究的总体状况提供一种历史参考 ,从而创新与建构面向 2 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6.
当前,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新型劳动大军,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本文运用进化博弈模型考察了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影响因素,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流动路径受就业概率、预期收益、工资弹性和流动成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同时,政策累积效应、收入差距缩小、推拉力量重构、利益诉求多元、产业梯度转移和人口红利下降是形成西部地区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内在机理.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相关的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城乡市场平淡,消费需求不旺,不但影响经济目标的实现,而且长此下去,会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威胁。需求不足的原因很多,一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导致部分企业职工下岗,居民有效需求能力降低;另一方面,企业对潜在市场缺乏应有的敏感性,没...  相似文献   
8.
黄文芳 《职业》2012,(14):185
整合营销传播(IMC)这一观点是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美国大师唐·舒尔茨提出和发展的。IMC的核心思想是以整合企业内外部所有资源为手段,再造企业的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实现企业统一的传播目标。笔者从下面几点研究如何实施整合营销传播。  相似文献   
9.
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由点源向面源污染转移,城市环境管理也面临着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难题,公众参与环保是解决这一问题、满足市民个性化需要的必然选择。本文以上海杨浦区为例,对当前城市环保式作中公众参与现状进行梳理,认为公众参与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改进空间,在剖析公众参与机制运行中存在的瓶颈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推进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完善的可能空间及其相应的外部制度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0.
1999年9月13日至23日,由市计委、卫生局、财政局组织,市直有关医疗卫生单位以及各县(市、区)计委、卫生局、财政局有关人员组成的茂名市区域卫生规划考察团一行,先后赴山东青岛、浙江金华进行实地考察.本文就两地的情况及茂名实施区域卫生规划提些粗浅意见,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