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3篇
社会学   18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今天我们又到大栅栏来了,“眼镜”对我们特别热情,问东问西的,还找来一个老太太跟我们聊。这个老太太自称85岁,姓国,她也真能聊,不用问,她就喃喃咕咕地说了起来。只要话一上口,就刹不住车,也不管你问什么,她只管说她自己的。我们一站就站了一个多小时。  相似文献   
2.
赵:您的后代现在也不干这个了吧? 老冯:干【三儿子、二儿子、老儿子,三个儿子都干。现在全套的操作,三个儿子都掌握了,包括进货、配作料……还有煮肚子的那种高压锅怎么使。我觉得我的话都说到头了。其余的儿子我不教,你想学我才教,你不想学,有一搭没一搭的,我也绝不教,学手艺得心诚。  相似文献   
3.
刚到地方,正准备找个安静的座位,就看到有两个异邦女子正围坐在圆桌旁采访奶酪魏和爆肚冯。一问,才知道是从日本来的,这让我们有些诧异,看来他们还真是成为“国宝”了。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栅栏在清末民初还是有些气象的。有《竹枝词》为证:“画楼林立望重重,金碧辉煌瑞气浓,箫管歇于人静后,满街齐响自鸣钟。”现如今,大栅栏虽还顶着商业街的头衔,一些老字号还挂着几片琉璃瓦,竖立着两三处朱漆护栏,也不过是招牌而已。  相似文献   
5.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诗人,其特殊的人生经历、高洁的人格魅力和"卓绝一世"的艺术成就形成了对后世文人影响深远的屈原情结。汉代士人中最先体现出屈原情结的便是贾谊,他的思想和赋作中无不体现出屈原情结的深刻印记。  相似文献   
6.
老七、小崔、小贴子、华龄、小文、小光……年龄都是在我之下的人,但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他们也是西街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凡有名者,必生事端。事有好坏之分,但人却应以德行计,他们从“大刑”出来后,也都追悔莫及,经过政府对他们的“灭活”处理,现如今也都成了顺民百姓。居家过日子,柴、米、油、盐物的也是他们眼下所关心之事,只是提起当年的荒唐事,  相似文献   
7.
8.
已是大寒过后了,很冷,我们一大早便来了。王老先生住在一个小四合院的尽东头。老先生今年已是86岁高龄,妻子故去已近20年,女儿也不在身边,他又患有“腰椎间盘突出”,一个人生活极为不便,他也就尽量地少走动,从早到晚都坐在一张破沙发上,不看电视,不看报纸,更没人交谈,全靠回忆生活。  相似文献   
9.
冷兵器时代结束,西洋人的“奇技淫巧”将我大清打了个稀里哗啦,从此,传统的中国武行、镖行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靠武行吃饭的人诸如燕子李三、大刀王五之流也就成了近代史上的绝响。习武之人既然不能将一身的本事货与帝王之家,吃饭就成了问题。于是“授徒传艺”民间武馆纷纷成立,名为报国,实为生计。到了现代,大宗人马靠习武吃饭已不可能,但靠共同的爱好联络感情,强身健体,传承中华文明的作用还是有的。这是就整体而言。个别时运不济,落了单的也有,如张有余——张先生是也。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