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3篇
丛书文集   22篇
综合类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的意义 战国秦北部与东部均与魏国地境相接,甚至犬牙交错,秦北与魏上郡相接,东与魏河西、河东地相接。早在秦惠文君八年与十年,魏就分别纳上郡与河西地予秦;昭王二十一年魏献安邑,秦出其人,置河东郡,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其地也是得之于魏、韩。魏地入秦后,其人民成为秦人民,死葬本地,成为秦墓,而墓中仍出土魏国铜器。这种  相似文献   
2.
尼雅新出的一件佉卢文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迄今为止,已有782件在新疆尼雅和其他遗址发现的用佉卢文写的文书刊布,近年又有一些这类文书发现,下文介绍的就是其中之一。这里讨论的两张文书照片(见附图)系黄盛璋教授寄给我,据他来信说:发现于尼雅遗址,此新出文书系常见的所谓“楔形双片木函”(波义耳等书中所称)或 Kilamud-ra(佉卢文书自称)的上片,端点有一绳孔,靠近中部有一容纳泥封印与绳的方槽,封泥已不存在,木片损坏相当严重,显见是由四个破片重新拼贴起来,右上首已经卷折,部分已经破损。木片上有墨书文字于两边,和同类木函一样,正面(即盖泥封的外边)为受书人,里面(背面)有三行正文,系一公文的继续,按楔形木函的惯例,正文是从木函下片正面  相似文献   
3.
一 討論的目的 本文想闡述三个問題: (一) 划分动詞的标准一直是汉语詞类划分中一个最大的問題,我們到現在还沒有找出一个可以普遍使用于动詞划类的标誌。漢語的动詞虽不是个个都能帶宾語,可是大多数都可以帶,而且帶宾語以动詞为常,要是对动詞帶宾語问題有一个初步的認識,对于划分动詞就会有一些帮助,帶宾关系能不能用來做划分动詞的标准也从而可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此文所论的写本残页系黄盛璋教授提供,据他信说:发现于新疆拜城克孜尔千佛洞,文中所附照片系从黄教授寄来的幻片复制,上写有六行、每行保存26—29字,是一残页的一边,残页为其右部,可能仅有原长的一半。字体属于中亚发现的许多梵文写本体,胡恩莱(A、F、Rudolf Hoernle)称为“笈多斜体”,托马斯(F、W、Thomas)称为“库车——吐鲁番写体”,它和桑德尔(Lore Sander)所称“北突厥斯坦的婆罗米体A 型”一致。这些写本不能精确确定年代,此种写体通常  相似文献   
5.
敦煌汉文与于阗文书中之龙家及其相关问题黄盛璋一、作为归义军张氏辖下五大部族之一的龙家龙家之名,两《唐书》、《通典》、《唐会要》及其他有关唐代史书全无记载.不仅唐以前史籍中没有出现,即唐中叶亦不见其名。直到本世纪初敦煌文书发现后,人们才获知关于它的一些...  相似文献   
6.
历史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一个分支,也是历史科学与地理科学之间的边缘科学。 地理科学包括三支:古地理学、历史地理学、现代地理学(一般称为地理学)。古地理学研究地质时期的地理,历史地理学研究人类历史时期的地理,现代地理学研究当前时期的地理。虽皆为地理,但时间不同,研究对象因而有所差异。古地理仅为地质时期单纯的自然环境;历史地理与之不同在于自然环境处于人类社会活动之下,包括人类改造自然及其对自然的影响;至于现代地理更由于人类改造自然的巨大、频繁、与造成后果的众多、迅速,而存在于当前地表上的自然因素所包更大,不论自然与人文地理两方面都远比历史地理复杂,由于研究时间不同与对象差异,因而在研究内容与材料、方法上也不一样。三者各有自己的特殊矛盾,需要通过不同的材料、方法、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7.
伯公父、伯多父窖藏铜器群1976年同出于陕西扶风黄堆公社云塘村,有伯公父勺二,壶、盨盖各一,伯多父盨四。1977年又在该村何家沟崖边,上器群窖藏之南二十多米处发现另一窖藏伯公父瑚。伯公父、伯多父器过去都曾见于著录,但出土时、地均未记录,无可联系,彼此关系不明,现在两人之器同出一窖藏,而伯多父与伯公父盨形制、纹饰又完全一样,必为同时代同族之器。过去出土铜器也有和此两人之器有关,特别是长达197字的师鼎,年代问题存在争议,未获解决,伯公父和师都  相似文献   
8.
碣石考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碣石是历史上有名的地方,特别是毛主席的诗作《北戴河》中又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名句,碣石问题就更被现代人所注意。碣石究竟在哪里?很早就说法不一,而且久经争论未获解决。最早《山海经》和《禹贡》都讲了碣石。《山海经》说:“碣石之山,绳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这是指黄河支流上源的一座山。《禹贡》中有两个碣石,一是在常山:“太行恒山,至于碣  相似文献   
9.
伯希和自敦煌石室搜去之于阗文书9、5538a,为于阗王尉迟徐拉与曹元忠书,它关涉西北史地之巨大,史料价值之重要,可以说为现存于阗文书之冠。然而解读与研究极为困难。首先是文书的本身,当代于阗文大师贝利(H.W.Baliey)自言,1938年始即接触此文书,并加以仔细研究,但直到1964年  相似文献   
10.
帕米尔位于我国西部,地处亚洲中心地带,很古时候就是东方和西方陆上交通要道,有名的丝绸之路就通过这里。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帕米尔,最早记载帕米尔。同时中国政府最早对帕米尔进行管辖。汉代西域都护的三十六国明确包括葱岭中的国家,唐朝更直接在葱岭设官置守。清朝帕米尔是中国西北领土的一部分,直接属新疆统一管辖,这些都是非常明白的事实,只是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初,才为沙俄武装侵占。现在地图上这段未定界线,就是沙俄武装入侵以后的军事线,企图强迫清廷接受,遭到拒绝,而成为悬案。早在1894年清朝政府的复照中明确声明保留对此线以西的帕米尔领土所原有的权利,直到达成一个满意的谅解为止。为了便于了解帕米尔问题,我们遵照革命导师恩格斯的教导:“把历史的内容还给历史”,特将帕米尔的历史真相阐述于后,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