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7 毫秒
1
1.
黑格尔认为,家庭以“爱”为其规定,具有无限丰富的内容.家庭伦理实体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的真理内容,并明确规定了子女的权利和义务.从黑格尔的家庭伦理实体视角观照孔子《论语》中的“孝”,其作为“仁”的具体实践,作为人的根本,同样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孝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在现实中的践履以真诚的情感为普遍内容,实践方式则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例如,浙江临海市在传统孝道文化框架内设立了民间非营利组织——孝心基金会,建立“居家养老+新乡绅治理”的农村养老“乡治模式”;南京市创建“家属照料型”居家养老新模式,等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性追求征服自然、做自然主人的自由,认为通过对自然的分解、对个别事物必然性的把握就可以获得个人的无限自由。现代性自由是原子式的自由,强调对人类个体利益的满足而忽视人类的整体和普遍利益,强调对自然物的占有而忽视自然生态整体的平衡与稳定,追求人的自由而漠视物的自由,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以及人与自然本质关系的断裂。有效限制原子式的自由只能是人与自然实现本质统一、人与自然生态整体实现协调而生成的自由,即生态自由。生态自由的本质是人自由也让物自由,这一审美本质要求人们遵循生态规律、尽物之性与顺物之情改造自然界。  相似文献   
3.
作为现代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自由在市场经济中得到了充分的呈现,投入市场经济的主体自由地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然而,市场经济自由的本质是个人主义自由,其特质表现为经济主体对自然物的无限占有与征服,这与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有限的自然环境产生了尖锐矛盾.个人主义经济自由内蕴着破坏自然环境的巨大张力,若人类不想自毁家园,必须对个人主义经济自由进行限制.自由只能被自由所限制,对个人主义自由进行有效限制是人与自然整体相统一而生成的生态自由,唯有生态自由才能担保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的自由价值.  相似文献   
4.
康德认为,人类追求的最高道德境界是"至善",以德配享幸福的德福一致;由于德在自由王国,福在自然王国,二者之间存在不可通约的鸿沟,这种德福一致只能实现于彼岸、未来世界,不可能在此岸、现实世界中实现。正是现实社会中的德福分裂,即面对自然界人们只是追求满足物欲的幸福,导致了人类生态危机的发生。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做到有道德地开发利用自然界,以德配享幸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合理性是弥合康德制造的现实世界中德福分裂的鸿沟,实现德福一致。  相似文献   
5.
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并不是单纯地为了满足人类无止境的物质欲望,而是为了人与自然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为了彰显与保障人的自由,同时也让物自由。然而,现代社会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出现了偏差,仅仅是追逐物质财富的增长,追求奢侈的物质享乐,结果导致生态危机爆发。化解生态危机的出路在于纠正改造自然界的目的偏差,使之合乎人性与物性,实现人之善与自然之善的统一,并以善的目的规范手段的善,从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人自由也让物自由的生态自由。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自由意志——从黑格尔的自由意志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与自然关系向度上,现代性将自由意志确认为征服自然的意志。然而,生态危机的发生宣告了支配和控制自然的自由意志将人自身置于生存困境且不自由之中。欲将生态环境从危机中拯救出来,就必须对征服自然的自由意志进行改造使之成为一种新型的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即与自然和谐的生态自由意志,从而实现在自然面前既能保持人的自由,又能维护自然的和谐、平衡与稳定。从黑格尔的经过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所达成的潜在地蕴含着生态意蕴的自由意志出发,可以合理地证明生态自由意志概念成立的可能性。生态自由意志的证成可以担保改造自然界实践活动的道德合理性和生态正当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