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7篇
社会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0年   4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大潮席卷中国大地,中国改革"再出发"的冲锋号已经吹响。改革,是对原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从本质上来说,改革就是利益与权力的调整与博弈,因此,改革红利对每个人来说就会产生获益大小的差别,甚至还会有人利益受损。那么,如果只是从个人利益出发,打自己小算盘,改革就未  相似文献   
2.
齐夫 《中华魂》2021,(4):50-50
1月29日上午,贪贿多达17.88亿元的特级大老虎赖小民终于依法被执行死刑——相信有许多人都在等这一"枪"。老百姓在等这一枪,他们是盼。因为好久没有听到这样解气的枪声了。反腐败到了今天,声势这么高,力度这么大,措施这么严,居然还有人不收手,不收敛,仍在肆无忌惮地疯狂聚敛。看来不杀个把大老虎,就不足以震慑腐败分子,也不足以平民愤。因而,这一枪确实响得及时,响得清脆,响得解恨,可谓大快人心,大得人心。  相似文献   
3.
齐夫 《中华魂》2013,(21):32-33
《舌华录》十五记:明代官员左英纶在《示儿》一文中叮嘱子女说:“丈夫遏权门须脚硬,在谏垣须口硬,入史局须手硬,拒贿赂赃钱须心硬,浸润之谮须耳硬。”其意为:大丈夫在权贵门前不腿软,任谏官要敢于直言,做史官要秉笔直书,拒受贿赂赃款要坚决’,当别人向自己进谗言时不要轻信。  相似文献   
4.
齐夫 《中华魂》2013,(5):28-29
山西省灵石县县委书记杨洪为官运亨通、步步高升,将当地著名的石膏山改名为“仕高山”,寓意为“凡到仕高山者,无官者可以入仕,居位者可以升迁”。然而,改名后的“仕高山”并没有保佑给其改名的始作俑者,相反,在改名后的一个来月,这位县委书记的仕途戛然而止,他因为腐败被检察机关查办了。在杨洪落马后不久,石膏山景区的开发商很快又将名字从“仕高山”改回了石膏山。(2012年11月7日《法制周末》)  相似文献   
5.
而今我令长城秀 狼烟滚滚,旌旗狼狼。千年之交,幕春时分。夕阳西下之时,神秘长城之上,一哨人马打远方走来。紧凑的金属敲击乐声乡起,渔阳鼙鼓,深邃而急迫。 这是2000年5月26日傍晚,在中国最古老的一段城墙上发生的故事。始建于战国的居庸关长城,有着沿山陡立,近乎45度的险要城墙,雄峻而奇崛。李自成、多尔衮都曾扬鞭催马,从这三面环山、一面坏城的咽喉要也经过。狼烟缘何再起?东南海域险云密布,莫不是战争重降,刀枪并举?远方人马渐次走近,不是铁马金戈,而是身穿珠片白服的青春少女,体态婀娜,神色娴静,手持白色枝条,头…  相似文献   
6.
人们也许对“耐克运动鞋”、“耐克运动服”并不陌生,但恐怕没人听说过“耐克班”。而在吉林省长春市的一所小学里,就出了一个这样“著名”的“耐克班”,班里的小学生几乎人人穿的是耐克鞋。有的家庭还很困难,但为了让孩子不因此而受“歧视”,也紧咬牙关,省吃俭  相似文献   
7.
齐夫 《中华魂》2010,(4):40-41
1940年2月1日,毛泽东曾在延安民众大会的讲演中十分自豪地说:“这里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确实反映了当时延安良好的党风、政风、民风,令人羡慕,使人向往。能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做到“十没有”,既创造了一个风清弊绝社会的奇迹,也留给我们许多值得思索、继承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政声人去后     
齐夫 《中华魂》2010,(5):32-32
记得有一副很有名的楹联叫“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政声.就是对官员业绩品行的评判。在任时听到的评判,往往水分大,可信度低,因为人家怕你,或有求于你,自然是好话多多,溢美不胜。如果卸任后,离开了领导岗位.还能听到人们的赞誉,那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是对你的政声含金量最高的肯定。  相似文献   
9.
齐夫 《中华魂》2013,(11):28-29
《红楼梦》一书里,妙玉是个有洁癖的人,在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刘姥姥跟贾母到她的栊翠庵做客,她嫌刘姥姥用过的茶杯脏,要扔掉。还要打水来冲地,并不准抬水的小厮进庙,抬了水只搁在山门外头墙根下。小说家言,或可存疑,然而现实生活中,有"洁癖"的并不在少数。宋人张知甫在《可书》记:"米元章有洁癖,屋宇器具,  相似文献   
10.
乡音如胎记     
齐夫 《社区》2012,(14):12-12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的名诗《回乡偶书》,生动地描述了一个在外闯荡多年却乡音依旧的老者形象。国学大师章太炎,浙江余杭人,离家多年却乡音依旧,说话要有人翻译。他演讲时,往往要有五六个弟子作陪。有写板书的,倒茶水的,找资料的,大弟子刘半农便担任翻译,其情景甚为壮观有趣。他的开场白很狂:“听我上课是你等的幸运,当然也是我的幸运。”不过大家都觉得很正常,一是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有资格狂,二是其外号就叫“章疯子”,本色使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