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利作为既定社会秩序中不同社会主体的价值追求与选择,是两种既相互冲突又相互整合的价值取向.当义、利分别作为工具价值和目标价值发挥作用时,可以得到义利互动的各种可能模式.一般地说,其中义利互动的整合模式有利于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而冲突模式则可能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转型期多种义利互动模式并存的现状,是符合社会运行规律的,宏观上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性;同时需要确立主导义利模式,使多元义利取向服从主导义利观.  相似文献   
2.
鲍曼是继迪尔凯姆之后道德社会学研究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道德空间是其后现代道德社会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一方面他看到了现代社会道德空间被拆除的事实,原于人为建造的认知、美学和道德三个空间的矛盾与冲突、理性化模式使得人类的道德本性让位于遵守规则、知识分子由立法者变为阐释者致使道德权威旁落,由此造成了伦理时代走向终结;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返魅"带来了重新面对人类道德能力的机会,对他者负责、走向无伦理的道德自治才是重建后现代道德空间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道德社会学的萌芽可以直接追溯到18世纪"道德科学"的建立,孔多塞是"道德科学"的代言人;威廉·冯特是道德社会学的探路人;埃米尔·迪尔凯姆承继着孔多塞经孔德和古雷利开辟的实证主义的、道德统计的方法论传统,借鉴了冯特的研究,使得道德社会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迪尔凯姆也因此成为道德社会学的奠基人.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明确提出了“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所谓“科教兴国”,其基本含义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学技术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学技术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对此,许多学者从经济学的角度给予了论证与阐释,不再赘述。换一个方位,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对善与恶都带来了无限…  相似文献   
5.
柔性管理:社会管理的重要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柔性管理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机制,强调运用非强制性手段引导社会成员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柔性管理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内核,以建构充满信任的社会秩序为目标,是党和政府长期坚持的执政理念和治国策略.提高柔性管理科学化水平应努力做到两点:一是实事求是、遵循规律;二是要有可操作性,以保证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一、知识经济与知识经济时代对于知识经济的概念,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为:“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新型经济”,我们可以更通俗地表达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即某种经济成果的获得,在所有投入要素中,知识的比重占有首要的、基础的地位。以此,形成了该种经济形态的新特征:以知识创新为支持,而不是人力或自然资源。如果从“人”的角度讲,就是:人以其智力的不断创新去推动经济的发展,其主体是人,凭借手段是智力(而不是机械、体力),动作方式是创新。而从整个社会…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伦理社会学和社会转型论视角阐述微观义利问题即社会个体的义利选择,通过实证资料说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义利选择模式,这种现状是与中国社会转型和社会进步相适应的,应该努力倡导和实现个人物质利益与道德人格相整合的价值模式,以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社会公德旨在维护公共秩序、倡导公共的善,青年群体社会公德状况是衡量一个社会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指标。以苏州地区青年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文明礼貌、保护环境、网络交往以及公益活动等项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可以见出,需要通过加强道德监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提升青年群体公德意识,培养公德习惯。  相似文献   
9.
非社会学专业开设社会学概论课程,其课程目标可以定位为培养学生的"社会学想象力"和为本专业学习奠定社会学知识基础;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必须结合专业特点,以教材为依托,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选择上需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