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经济形势与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形势2011年呈现经济增长放缓和经济自主增长动力有所增强两个特征;2012年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将更复杂和困难,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财政改革和稳健的货币改革;2012年宏观调控政策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行积极的扩大内需政策,实行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扩大就业,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丛明 《办公室业务》2012,(14):80-81
本文论述了教学档案的界定范围。分析了该类档案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学科专业性和宽泛性三个特点。归纳了专业建设与改革、课程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各种教学评估评价、教学研究等十一个方面建设内容;提出了直接形成原则、历史记录原则、保存价值原则、多层把关原则和强化服务原则五项建设原则。  相似文献   
3.
坚持教育的与时俱进,坚持管理的规范到位,坚持服务的真情至爱,是做好离退休人员工作的三个基本要素。将教育、管理、服务三融一体,才能不断提升离退休人员工作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发展农村经济过程中,部分村集体债务沉重一直是困扰各级党委和部分行政村干部群众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在农村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今天,解决贫困村集体债务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下面,就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造成的危害及解决办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一、村级债务形成的原因村级债务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人为和自然灾害因素,更是一个长期积累而成的问题。一是人民公社时期留下的陈年旧账,积累很长时间没有还清,加上利息,成为一些村债务的基本组成部分。二是村集体修建村小学、搞农田基本建设、修建道路及进行其它村政、福利设施…  相似文献   
5.
6.
丛明 《成才与就业》2011,(17):24-25
课程是教育目标转化为教育质量的中介环节。社区教育课程的规范化建设是社区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把握好“规范”显然是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以下两篇文章就此发表了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发展,起始于英国经济学家哈奇森(Terence W、Huttchison)于1938年发表的《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假定》一书。该书为反对传统经济学的演绎主义方法论、特别是反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盛行的各种“先验论”方法,首次将科学哲学中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引进到经济学方法论的讨论之中。  相似文献   
8.
丛明 《创新》2012,6(1):5-8,126
201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2年我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结构性减税政策在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我国实施的结构性减税政策具有多税种并用、多手段并举、多环节并促的特点,这一政策在减轻企业和居民税收负担、鼓励和扩大内需、引导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应。从动态上看,减税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经济活力,培育了新的税源,为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提供了可靠的财力保障。  相似文献   
9.
我国财政改革与发展的政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8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沿着“放权让利”的主线,对地方、企业实行包干制,对促进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财政体制由包干制改革为分税制,初步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财政体制。财政在支持改革与发展的同时,其自身困难日益突出,赤字和债务规模越来越大,振兴国家财政已成为当务之急。展望世纪之交,财政改革与发展仍面临一些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关键是要把握好机遇和制定好政策。对此作者强调,我国应走以内含为主的扩大财政规模的路子。要妥善处理好国家财政与国有企业的关系,为培植稳固的税源,财政要为理顺国有企业的外部环境创造有利条件。通过采取进一步深化税制和税收征管改革,巩固和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严格控制财政支出等项政策,旨在逐步解决财政困难的同时,继续发挥财政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的绝对地租问题日益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重视。近几年来,陆续发表了一些探讨这个问题的文章。这些文章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是否存在绝对地租、它存在的原因、来源及其现实意义等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见解。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