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跃英 《探求》2008,(6):72-75,50
信息创新能力是新时期领导干部必备的能力之一,领导干部的信息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和提高的。本文阐述了领导干部信息创新能力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当前领导干部信息创新能力建设的有利条件,进而提出了领导干部信息创新能力的关键是要提高认识、强化素质、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严跃英 《探求》2013,(6):113-116
党校教员和学员多读书、读原著,学习和研究某一领域前沿问题,需要一种能满足其多元阅读的内刊.内刊《社会科学动态》是党校教学科研和为领导干部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重要载体,起着独特的作用,刊物中大量信息经过精心编撰、完善和加工浓缩,更加具有阅读参考价值.为此,应努力办好党校内刊,提高刊物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严跃英 《探求》2012,(6):110-113,116
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佛肇=三地共建图书馆服务体系,无论对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对推进广佛肇一体化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广佛肇三地共建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切入点,着重分析构建广佛肇三地图书馆服务体系的思路及对策,以期为推进广佛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广州农村信息环境建设启动较早、发展较快,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发展模式,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广州城区、与国内一些先进地区相比,广州农村环境还有较大差距,在农村信息环境建设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优化广州农村地区信息环境,需要以政府为主导,构建科学合理的组织、培训体系和机制,加大对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不断推进农村信息应用系统的创新。  相似文献   
5.
严跃英 《探求》2014,(6):100-106
我国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提供知识信息、传播先进文化、开展社会教育的重要职责,肩负着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重要任务。尤其是在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时代,公共图书馆的功能作用不是减弱而是在加强,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自1991年确立“党校图书馆建设应向现代化多功能转轨”的战略目标来,各级党校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全国已有30所党校新建、扩建了图书馆,健全、完善了管理机制。目前,全国省级党校图书馆大都应用计算机管理,部分馆建立了馆内局域网,少数馆已同Internet联网,初步实现了管理手段和检索手段的现代化。随着信息时代图书馆现代化发展的需要,网络化建设提到了重要议事日程。为此,党校图书馆也应积极投入到网络化建设中来。一、党校图书馆网络化建设的基本思路(一)明确建网目的和要求。所谓网络,简而言之,就是将各自独立…  相似文献   
7.
严跃英 《探求》2000,(4):61-63
现代经济和科技的迅猛发展,必然会引起图书馆形态、管理及制度的重大变革,引发图书馆观念和思维的一系列变化。改革呼唤观念更新,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改革的进程。图书馆的改革必须有其观念的变革作先导,否则,图书馆事业就会处于低水平、低质量、低效率、低效益的状况,就会在不断变化的形势中徘徊不前,就不能适应知识经济的新形势。只有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观念,坚持不懈地实施必要的改革方略,图书馆事业才能振兴和发展。 一、图书馆改革中的观念变革 (一)树立效益观念 在投入稳定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产出是一种效益观念。…  相似文献   
8.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党校的教学科研和发展提供了机遇,但与此同时,党校教学科研也面临着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党校的图书馆,如何有效地利用、最大限度地开发文献信息资源,为促进党校教学科研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和领导决策服务呢?这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试就此谈些粗浅认识.一、制约党校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因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校图书馆工作受  相似文献   
9.
严跃英 《探求》2006,(Z1):30-31
一、民生和谐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和谐社会建设,是促进经济、政治、科教、文化发展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必然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必须解决民生和谐问题.如: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特别是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经济生活中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在政治生活中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在社会生活中保持长期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民生和谐了,从而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严跃英 《探求》2011,(6):26-31
近年来,围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受到图书馆学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研究对象,围绕构建覆盖广州全市的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目标,探讨广州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