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5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3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总结了导数的几种证题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了诠释。这些方法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导数的性质。  相似文献   
2.
孔子仁学思想强调爱人、克己、崇德,把这种仁学思想落实到教育工作中就是教师要爱学生,要克制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要修身立德。这种思想对正确处理好师生关系从而赢得教育教学的成功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之后的实践,充分展示了他的亲民爱民思想,在海内外获得了如潮好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以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民族的开放精神,并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引进资金技术论是对传统"师夷长技"思想的超越;大开放论是对传统社会发展的超越;吸收人类文明成果论是对传统取材异国思想的超越,而基本国策论更是使中华民族的开放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得到拓展和升华.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重德的思想贯穿予民族的发展过程,在几千年历史积淀中形成了重视道德,崇尚情操的情怀."重德"是指在人的言行中,自觉地以道德价值约束自己,养成以德为本,笃情重谊,凡事以礼为先,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敬老爱幼的精神.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重德精神,强调以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核心,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搞好思想道德建设,使传统重德精神得到光大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任民 《人才瞭望》2008,(12):52-52
应当说,能进不能出,历来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的一个痼疾。而实施公务员制度之后,这种情况已经有所好转,但现行公务员退出机制仍不尽如人意,仍“不正常”。目前,我国公务员队伍主要有五大“出口”:一是退休、二是调出、三是辞职、四是辞退、五是开除。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不正常”现象。比如说,有些公务员明明已经过了退休年龄,可就是不肯退下来;  相似文献   
7.
任民 《老年世界》2008,(1):13-14
在天安门城楼迎面墙上正中悬挂着一幅毛泽东巨幅画像。画像高6米,宽4.6米,加上像框,总重量达1.5吨,这是亚洲最大的手工绘制的肖像。毛泽东画像历经风雨,画像年年更新。有人会问,是谁在不停地绘制毛泽东画像?  相似文献   
8.
魏书生是我国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 ,优秀班主任。他认为科学管理班级需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需要灵活有效的方法 ,需要“法治”。在深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今天 ,研究魏书生的教育思想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9.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崇自强不息。自强就是自我奋发、勇敢顽强、不断进取,这种思想哺育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了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独立自主的自立精神、不畏艰难的创业精神、追求大同的理想精神。自强精神是中华民族基本精神之一。邓小平批判地继承了民族的自强精神,并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传统自强精神得到了弘扬和升华。  相似文献   
10.
徐魁峰  任民 《社科纵横》2006,21(12):20-21
一个国家要进入法治状态,培育公民的法治精神必不可少。邓小平在弘扬与培育民族法治精神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即通过摒弃传统的“人治”模式及其文化价值导向,树立与法治战略要求相一致的法治观念;通过经济体制改革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民族法治精神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通过加强对公民法治意识教育、法律文化的建设来培育民族法治精神;通过提出依法办事,树立法律最高权威的思想,帮助人们提高对法律的信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