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人口学   1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社会学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老龄产业发展是人口老龄化的必然结果 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绝对数和比例不断增加,将带来一场深刻的人口革命——步入老年型国家。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一直是呈迅速增长的发展趋势,而且高龄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又大大快于低龄老年人口增长的速度。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的特殊需求在迅速增长,以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养老服务设施、日常生活用品和社区服务、娱乐业的新型产业——老龄产业。  相似文献   
2.
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在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不利因素的同时,也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厂家、商家若能抓住这个契机就有可能开拓出新的市场,老龄产业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任何产业的兴起和发展都是由需求拉动的,研究老龄产业发展首先关注的应该是老年人消费需求(李建民,2001)。  相似文献   
3.
中国老年人身份认同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鹏  伍小兰 《人口研究》2008,32(2):67-72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老年人越来越成为21世纪公共讨论、学术研究和政府政策的关注点.那么如何界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呢,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实而复杂的问题.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如青春期的开始,有明确的生理现象,可以作为建立年龄类别的基础,然而,我们却很难找到相似的生理基础来合理界定老年的起点(Janet Roebuck,1979).因此,政府的"养老金年龄"或者"退休年龄"成为通行的划分成年和老年的界线.  相似文献   
4.
艾滋病流行对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已逐渐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全球性问题。艾滋病的扩散不仅影响着整个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而且对个人、家庭和社区均产生严重的后果。艾滋病对社会劳动力资源、人口预期寿命、社会稳定、卫生和社会体系和政府部门的工作都带来了威胁,并侵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果,这表明艾滋病是一个涉及发展和人类安全的问题,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从社区照顾的理念出发,探讨了完善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问题。认为我国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的建设应该以生活部分自理的半失能老年人为服务对象,以向这些老人提供生活照料、保健康复、精神慰藉服务为功能定位,依据街妙社区内的人口总数与老龄化程度综合确定建设规模,房屋建设内容应包括生活服务、保健康复、休闲娱乐和辅助用房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育现代化问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主要对我国生育现代化进行了一些定量研究 ,构造了生育现代化综合指数 ,在历史及省际比较的基础上认为我国生育现代化自建国以来呈波浪形上升演进过程 ,省际差异大而且生育现代化内部各方面发展不平衡。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老年人口照料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在人口老龄化及城市化的背景下,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照料问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2006年全国性的调查数据发现,近百分之十的农村老年人自报日常生活需要照料,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能得到或多或少的照料,但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存在照料担忧,这反映出照料的稳定性和充分性难以保障。同时农村老年人对社区照料的"服务需求"和"已利用的服务"之间存在着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关于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漏报率比以往普查有显著上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8个省18位普查机构工作人员、11位普查员和23位群众的走访调查,探讨了影响2000年人口普查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伍小兰  徐勤 《南方人口》2005,20(2):40-46
本文利用国家人口与计生委2003年的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项目评估调查数据,深入分析了中国城乡居民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态度,发现:大多数人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采取关爱态度,但不同人群中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相当一部分的人持有一种矛盾心理。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今后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