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C县白露村、T县永昌村为例,对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绩效进行制度分析可知,在农村"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中长期积淀的历史记忆等非正式制度,其实施成本相对较小;而外来嵌入性的正式制度安排由于其建制理念、制度的延续性较弱以及缺失乡村社会基础,其实施成本较大。因此,要实现农村社区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不仅要促进正式制度内部的组织性和协调性,还应该注重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之间的融合性和契合性,发挥非正式制度的作用。这就应该加强农村社区自组织建设,倡导农村社区的自有文化特质,在制定农村政策方面保持制度的延续性,以实现农村社会的良性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一次社工论坛上,笔者偶然间听到一位学者发言时使用"购买社工"一词来阐述他的观点。论坛结束自己独处细细品味这句话时,心理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心想,社工是"产品"还是"商品"?它也能像购买产品或商品那样使用"购买"这个词吗?  相似文献   
3.
社会化研究虽然是社会学探索的一个旧话题,但在今天,若能从人类身心健康的角度对此作一次尝试性的考察,将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按照广义社会化研究的观点.人的社会化几乎贯穿于人类个体的整个一生,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意想不到的危害个体身心健康的因素.我们姑且把在这个过程中因一种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个体心身损害的结果,简称为"社会化后遗症".它可以简单地划分为社会化前后遗症和社会化中后遗症.  相似文献   
4.
将"天人合一"理念引入到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之中,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客现形势.中国社会学的研究应本着"文化自觉"的态度,用"天人合一"理念扩充社会学研究思想,丰富社会学概念的内涵,拓展社会学研究体系,最终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5.
冯小林 《兰州学刊》2007,(10):88-9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国民心理疾病生态防治系统是和谐社会这个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工程建设.当前,我们虽然有计划、有目标和有步骤地推进构建和谐社会这个系统工程建设,但还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那就是忽视了一个子系统——即国民心理疾病生态防治系统的建设.这个系统的构建对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能否取得成功颇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众多贫困县的脱贫摘帽,中国精准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后期。后精准扶贫的工作中心由重点扶贫转向重点巩固拓展扶贫攻坚成果、预防返贫和乡村振兴。能否有效预防返贫关键取决于能否巩固扶贫成效。换而言之,扶贫成效的高低及其巩固程度如何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贫困县政府的预防返贫能力和成效。以2018年100个贫困县相关数据为例,采用标准离差法,对贫困县扶贫成效进行了较为科学的测量,发现不同地区、不同省份的贫困县扶贫成效存在差异。它表明各地区、各省的扶贫成效巩固任务轻重不一、压力大小不同,也反映各地区、各省的预防返贫能力和成效的差异。因此,科学有效地巩固扶贫成效,提升预防返贫能力,拓展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精准扶贫后期的政府中心工作。这不仅需要各地方政府同中央齐心协力,也需要各地方政府与民众齐同努力,共同克服疫情后的各种困难,巩固拓展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的良好衔接,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群众生活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一次社会工作专业学生实习总结会议上,大部分学生在实习中遇到了很多相似性问题,如课堂所学很难在实践中运用,知识一旦付诸实践似乎力不从心,遇到实际问题时候不知道怎么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共性和普遍性,根源归结起来主要是我们的社会工作教学具有与实务相脱离的倾向。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剧烈变动期,政府的职能上出现了一些政府角色越位和缺位的现象。引发一些损害百姓利益、伤害民众感情、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事件,导致一些地方干群关系、党群关系出现紧张的局面和后果。关于政府的职能定位,我们可以本着辨证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古为今用”的原则,从儒家经典《论勘中找到启示。  相似文献   
9.
专业教育超前本土化的专业实践既是新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一大特点,又是影响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工作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如何突破这一因素的制约,促进中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协调统一发展,提高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成为我国社会工作教育界长期以来探讨的主题之一.项目化运作下的"校、政、社"三方协同培养社工人才模式,强调以项目为媒介和桥梁,将学校、政府和社会三者连接起来,发挥各自优势和资源,共同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这样做,既有助于促进我国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同步协调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我国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这一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检验,不仅较适合中国的本土情形,而且还可以取得政治、经济乃至社会的多方效益,是值得而且可以被推广运用的.  相似文献   
10.
在一次社工论坛上,笔者偶然间听到一位学者发言时使用“购买社工”一词来阐述他的观点。论坛结束自己独处细细品味这句话时,心理有说不出来的滋味,心想,社工是“产品”还是“商品”?它也能像购买产品或商品那样使用“购买”这个词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