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在现代资产阶级社会生活中,民意测验的应用已从选举的预测、国策的抉择等政治生活的领域逐渐地扩大到文艺创作、剧目的评选、商业市场的预测以及社会问题的调查等经济、文化生活的领域中去,成为实现西方民主制度的主要手段。在有些东欧国家中,如  相似文献   
2.
我认为我国宪法须增设必要的条文,并应在各个方面采取各种形式,保证人民代表机构充分实施监督;并在其他有关法律中(如代表大会组织法),作出具体规定,提供经常性监督的法律依据,形成较为完备的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3.
作者回溯了中国实践地方立法的历史 ,认为当代地方立法的法律和理论依据是《地方组织法》(1979年 )、《宪法》(1982年 )和《立法法》(2 0 0 0年 ) ,其类型分为 :实施性立法、创制性立法、实施性兼创制性立法。作者以上海地方立法为例 ,总结了当前地方立法的经验及不足 ,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一九七九年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所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以下简称地方组织法),对地方政权组织作了一些重要改革,规定了县和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把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地方国家行政机关严格分开,从而在法律上和制度上保证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能够经常行使自己的权力,这对于当前进一步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  相似文献   
5.
人大监督的形成、变化、性质、地位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从其形成的历史过程,认识上的变化,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性质、作用、地位,今后要求建议等方面进行论述。这种监督,既是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逐渐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权力制约;也在一定程度上,吸取与借鉴了国内外关于议会对行政司法等权力制约的机制与学说。又因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所以该监督是一种单向的和最高层次的监督,与其他民主监督等是有严格区别的。为了加强与完善这种监督,必须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特别是党组织要全力支持人大行使监督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地方政权的职能 我国地方政权中县级政权既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的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也体现了国家政权中承上启下的枢纽作用。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国家政权机构职能的发展变化,从有利于政权建设、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提高的角度出发,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崭新的民主制度,其主要特征就是广大人民当家作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逐步地扩大直接民主,进一步体现人民当家作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