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8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方克立教授应日本文部省大学共同利用机关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日文研)邀请,于1996年2月至5月任该中心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方克立教授与日本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活动.5月16日至17日由日文研主办的《中国哲学研究的现状及对二十一世纪的展望》研讨会将这一系列活动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2.
刘岳兵 《日本学刊》2012,(1):118-131,160
朱谦之是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研究著作已经成为该领域的经典。民国时期,朱谦之以自己的历史哲学为基础,对日本思想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系统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对原始资料的整理,还是在理论上力图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和方法,他都进行了不懈努力,为中国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及其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系统地分析和总结朱谦之的日本哲学思想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不仅对整理学术史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对推进现在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3.
加藤弘之的《邻草》批判了当时清政府的政治腐败,主张实行立宪政体是其唯一的出路。作者以中国的失败为“殷鉴”,促使幕府进行政治改革,接受立宪政体。考察《邻草》的中国认识、立宪思想以及中国同时代立宪思想的产生和发展,进而对儒学在中日两国启蒙思想中的不同功能进行比较,指出《邻草》对中国的立宪思想发展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岳兵 《日本学刊》2015,(2):128-158
中日文化交流史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自民国时期以来,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和长足的进展。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概念与方法,特别是对其研究现状与课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总结,以具体事例说明处理好本学科研究中学术与政治的关系的重要性,对该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系统的学术史整理等,对于促进该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展望未来,强调史料的整理和史实的挖掘与考辨,仍然是中国中日文化交流史研究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目前学术界对梁漱溟的研究多侧重其文化思想方面。文化及其比较研究固然是梁漱溟理论体系中最成熟、最有影响的部分,但仔细考查梁漱溟思想的发展脉络,他关于文化的种种重要学说、关于“中国问题”的种种解决办法以及关于他由佛到儒的转变等等,都可以从他的早期思想中找到端倪。本文试图对梁漱溟的思想胚胎,即早期的佛教人生观予以剖析,可望揭示出他的思想发展之轨迹,以及对整个现代新儒学思想之发展的影响。 佛教思想在梁漱溟的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他在晚年还一再申述:“内心仍然是持佛家精神,没有变。变的是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在梁漱溟早期佛教人生观中蕴含了以后思想演变、发展的种种内在契机。因此,研究梁漱溟早期的佛教人生观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
在十八世纪,德川幕藩制国家作为官僚制国家在体制上已经确立.思想家在强化封建统治的意识形态同时,随着各种社会矛盾逐渐暴露,其变革思想和批判精神也逐渐突现出来.荻生徂徕、室鸠巢、山县大贰是变革和批评家的代表.而其变革思想和批判精神也是催生日本近代思想萌芽的温床.  相似文献   
7.
论日本近代的军国主义与儒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是我院哲学系博士生刘岳兵去年 11月 3 0日在本院中国哲学研习会上的发言稿 ,后交其导师、我院院长兼本刊主编方克立教授审阅。方克立教授阅后 ,于今年 1月 2 5日批转本刊编辑部 :“配合揭露和批判日本军国主义复活 ,可在下期发表。”2月底 ,曾亲身经历和参与侵华日军制造的南京大屠杀暴行、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罪恶的原日军老兵东史郎先生再度来华 ,继续以无可辩驳的事实揭露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 ,并发出了“我需要中国人民抗议的呼声”的求助话语。本刊编辑部同仁坚决支持东史郎先生 ,并愿为其揭露侵华日军的暴行提供帮助 ,故特发表此文。该文依据大量的历史事实 ,通过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特征、军国主义与儒学的所谓历史的与理论的联系 ,以及具体历史人物思想的个案剖析 ,点面结合 ,从理论和思想文化层面上揭示了日本近代军国主义形成和战后多次死灰复燃的根源和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日文化交流使者的新奉献──读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刘岳兵千宗室先生是日本茶道奠基人千利休(1522~1591年)居士的后裔,现为日本茶道里千家第15代家元。他重视茶道文化的学术研究,提倡“一碗茶中出和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9.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科学地认识自我,总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分析这个过程,是自我认识的一项重要内容。任剑涛先生所著《从自在到自觉——中国国民性探讨》,谱写了一曲中国人理性地认识自我的新篇章。全书以中国国民性发展、中国国民性反思两个交叠的由自在到自觉的过程为线索,对近代以来尤其是近10年来的中国国民性的认识史以及传统中国国民性的精神特质、社会规整、自在表现进行了剖析,勾勒出国民性的近代裂变,并对国民新魂的塑造作出了有益的探讨。对国民性问题的理论思索是随着中国现代化历程而起步并展开的。作者概观百余年来中国人自我认识的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站在历史的高度,以科学的方法寻演出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把握住民族精神的生命脉搏,的确是艰深的学术问题,陈寒鸣同志的新著《中国文化史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