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日本古代没有自己的文字,公元285年,汉字、汉籍从朝鲜传到了日本,结束了日本无文字的历史。在以后的五百年中,汉字成了日本的通用文字。随着汉字在日本的普及,日本开始用汉字来注日本语的音,经过一系列的简化,形成了注读日本语音的注音符号——片假名。而后又创造了平假名,从而形成了日语片假名和平假名两大系统。这两套字母都是从汉字脱胎而成,但它标志着在公元八、九世纪日本已有了自己本民族的文字。日本文字的产生和汉字在日本的传播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丝毫”总是和否定词共现,“丝毫”句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意义潜势。在“丝毫 不 动词”、“丝毫 没有 动词”这两种结构中,动词常是动作性不强的、消极意义的动词,或是中性的、语义强度比较低的动词。在“没有 丝毫 名词”这一结构中,名词一定在抽象名词这一论域中,也可以是“动名词”。在“不 动词 丝毫 名词”这种结构中的动词多是表示存在意义的。而且主要动词前常有“能”、“会”、“敢”等能愿动词。  相似文献   
3.
统统句中的谓语成分一般不能是单个动词。统统句不但要求谓语是有界的表达,而且一般也要求被全称量化的NP都是一个有指的、定指的成分。从语义上来说,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出现在统统之后作谓语,出现在统统之后的谓语动词常常是有消极语义的、大家不希望发生的词语,也有一部分是中性语义的词语,很少有积极意义的动词出现在统统后作谓词性成分。统统和其他修饰语共现时的顺序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4.
面向海外的汉语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国际推广的大形势下,面向海外的教材要有其全新的针对性、实用性、科学性、系统性和趣味性。只有这样的汉语教材才能成为在国外受到普遍欢迎的教材。  相似文献   
5.
吕俞辉 《学习与探索》2012,(12):143-146
随着中外交流日益增多,跨文化交际中的交际障碍时有发生。跨文化交际失误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不同民族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跨文化交际障碍的一个深层次原因。中国人偏爱整体直觉思维,西方人则偏爱分析逻辑思维。具体地了解中西思维方式上的差异,深入地辨识出彼此在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可以促成跨文化交际中彼此理解比较到位,可以有效地减少彼此沟通中的不解和误解,可以积极地实现跨文化交流中的"异"中求"通"。  相似文献   
6.
对外汉语教学的语用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满足于只讲究遣词造句的正误 ,对外汉语的教学过程更是“语用能力”的培养过程。“语用能力”不会随着语法知识的增多及词汇量的扩大而自动提升。“语用能力”需要培养 ,需要训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