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3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17篇
统计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该连历史上战功显赫,以“艰苦奋斗、拒腐防变”享誉全军,1964年4月被国防部授予“南海前哨钢八连”荣誉称号。毛泽东同志1967年曾亲切接见连队官兵代表并赠送芒果。命名50年来,面对着社会环境大改变、改革开放大背景和驻地经济大发展,“钢八连”始终保持钢的本色,忠诚于党。4月中旬,笔者来到八连,探寻这支英雄连队永不生锈的“钢铁基因”。  相似文献   
2.
周建明 《南方论刊》2014,(4):I0003-I0005
过去一年的主要工作 一年来,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圳市盐田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秉持转作风、促改革、抓重点、出实效的原则,切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区四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3.
近期,日本社会右倾化抬头,日本政府对钓鱼岛的“国有化”事件引发中日关系的紧张,日本为什么会向右转,会走多远?成为牵动整个亚太格局变动的重大因素.要深刻地理解当下日本政治“向右转”的深层次原因,需要从全球、亚太地区格局变动、日本国内的困境来进行考察,更重要的是要对日本的传统文化特征进行剖析.真切了解与中国利益攸关的日本的民族性,是21世纪前半叶中国在崛起过程中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依据美国学者撰写的报告《菊与刀》,对日本的民族性进行剖析,以期引起国内思想界和学术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21世纪以来,我国对东盟的贸易有了长足的进展,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发展与我国与东盟贸易的发展有所不同,我国对东盟贸易以入超为主,而广西与东盟贸易则以出超为主,近年来发展进出口额之间的差距在缩小。广西与东盟贸易尽管比过去已有较大发展,但在我国与东盟贸易中的比重还不大,发展速度也还有限,广西与东盟的人均贸易额还远远低于全国水平,但广西对东盟贸易的增长速度呈现出较强的后劲,广西与全国对东盟贸易的差距将不断的缩小。  相似文献   
5.
近代梧州、南宁、龙州三海关是广西最重要的对外贸易口岸,在我国近代对外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广西对外贸易出口商品基本是初加工或是未经过加工的农副产品,以技术含量低,技术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占主导地位。出口商品以农民自发的个体小规模经营为主,成规模经营极为少见。进口商品以日常生活所需的生活资料为主,其商品结构与我国的进口商品结构相似。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大宗进口商品的数量、价格都在不断增加。本地土产的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最终不敌洋货,洋货市场需求与日俱增,洋货的价格也在不断上扬,大量洋货的涌入,不仅加速了自然经济的崩溃,而且加重了百姓生活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九十年代的亚太地区在经济区域化的问题上会有很大的进展,特别是东亚经济圈将初见端倪。这种趋势不为中国如何发展所决定,但中国取何种发展方式,以及对东亚经济圈取何种态度,将对中国的前途命运,以及处理香港台湾问题有重大的影响。中国提出了沿海地区发展战略,但对这个战略的理解和实施配套的改革措施有不同的两种选择,由此也会带来不同的发展前景。如果以进入东亚的国际分工合作为目标,并相应改革经济体制,中国不仅会进一步获得发展的条件,而且也会给祖国的统一创造条件。如果只以解决国内问题为目标,仍沿用现有的体制,中国会有被淘汰出国际分工合作的可能,下一世纪的发展将更为艰难。  相似文献   
7.
周建明 《社会科学》2006,2(11):19-28
“社会”、“社会伦理”、“社会主义”这些概念都是19世纪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产物。这些概念在推进以扬弃私有制为目标的社会进步和指导社会革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文的语境里,对社会、社会伦理的理解还没有清晰的界定,对社会主义的理解也还在不断根据实践的发展而予以检验和总结。在面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任务时,考察这几个概念的起源以及在历史过程中的发展变化,对于理解社会主义的含义应是扬弃私有制,而不只是简单地废除私有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中,中国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市场经济在中国实践的同时,也影响并发展着人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市场经济既是追求效率的不可替代的机制,又是一种以个人利益和局部利益为本位的价值取向的经济基础,一种与激励共存的淘汰与排斥机制和一种必然会对财产制度提出要求的机制。市场经济所具有的负面效应,与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制度有反差和矛盾的一面。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发展市场经济的同时,必须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重新认识并驾驭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9.
德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对外贸易以20世纪20年代末的世界经济危机为分水岭,经济危机前对外贸易迅速复苏并不断攀升,之后则节节下降,到30年代末逐渐又呈上升态势。一战后德国进口商品以原料和生活资料为大宗,但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社会民众生活贫困,购买力也急剧下降,国内市场不断萎缩;出口市场以成品和半成品为主,体现了德国化工、机械、钢铁等传统优势行业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而食品出口的比重则在不断降低,到30年代末,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由于时代的前进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客观上提出了经济学必须变革的问题。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