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4篇
  200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村民自治:农村基层权力合法性基础的合理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政治权力系统都必须建立在权力合法性基础之上 ,方可得以稳定和巩固。我国国家行政权力合法性的本质是权力来源于对人民利益的实现能力和程度。我国农村基层权力合法性基础经历了稳定、危机显现、合理调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2.
村民自治的溢出负效应是指村民自治运行产生的对国家基层权力及村民自治制度本身的伤害,溢出负效应不是村民自治制度这一本质规定的产物,而是当前经济社会条件及村民自身素质不成熟造成的,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规范村民自治的合理运行.  相似文献   
3.
转型社会利益集团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益集团是民主政治的天然伴随物 ,在转型社会 ,利益集团的形成根源于社会利益的分化与重组、权力的制约及多样性社会成分的兴起。利益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功能主要是利益的表达与综合、政治体系维持及疏导功能 ,每种功能在实际政治生活中都可能表现为正负两种效应。在转型社会 ,利益集团的积极功能占主要地位 ,它促进了政治系统结构的优化、政治制度规范的法制化及政治文化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4.
国家利益是现代民族国家对外政策的基本起点和归宿 ,本文在对国家利益概念分析的基础上 ,以作为国际政治范畴的国家利益为主线 ,从六个方面分析了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中所体现的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相似文献   
5.
周忠强 《社会》2001,(12):12-14
村民自治这一制度设计是国家宏观管理下的一种微观制度安排 ,它最初是由农民群众自己创造的 ,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因此 ,村民自治权力具有天然的内向化功能和特征。但是 ,从国家和社会互动的角度看 ,农村自治权力的生成却不是农村能够自发完成的(贺雪峰 ,1999) ,它需要体现国家现代化的意志 ,通过合法程序完整、准确、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志。因此 ,村民自治必须与国家权力特别是基层政治权力相联结 ,村民自治的功能也具有外化特征 ,即溢出效应。溢出效应主要表现在村民自治运行对基层政治权力控制力及村民自治制度本身的影响 ,…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