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社会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权力应该倾听公共舆论,但权力也往往试图控制公共舆论.1930年代的<大公报>"星期论文"和<申报>"自由谈"作为其时两种类型的公共舆论,就深刻地彰显了公共舆论与权力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本文具体地考究了这两份报纸、两个专栏与国共两党的关系亲疏,这种亲疏如何内在地塑造公共舆论的价值立场与话语方式,公共舆论与政治权力发生冲突以及冲突之解决的过程如何细致地体现了舆论与权力的悖论关系,进而讨论中国式公共舆论的独特性格与历史命运.  相似文献   
2.
论“入世”后中国报业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入世的到来;新闻传播业无论是作为信息产业还是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一部分,都将面临巨大挑战.作为传统媒体的代表──报业更是如此。面对这种新形势,中国报业应当及时调整心态,积极采取对策,开放视野.加快国内报业的整合与改革.加紧打造高效率集约化的报业集团.只有这样;才能在国外媒体冲击的激流中站稳脚跟,并寻求到自己的发展空间。大致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 一、从媒体自身角度来看所应采取的对策 1、从经营理念和报业机制上看,我国报业亟需变革以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中国的新闻媒介必须走向世界,参…  相似文献   
3.
12年前,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柯特教授写了一本名叫《总经理》的书。在书中他描述了公司高级主管的成功之道。12年过去了,柯特教授在最近出版的新书《新规则)中,对所谓  相似文献   
4.
自由主义以政治自由、宪政体制等为核心价值,而民族主义则以构建独立统一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为主要诉求,这两套价值系统在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展开过程中呈现出既相互交错又互为制约的关系。1930年代的胡适,发表于《大公报》星期论文专栏上的政论,就充分而深刻地体现出了这两种价值的紧张,而胡适对这种紧张性的心理调适和思想融通,则更是展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独特价值世界与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5.
20世纪的中国.汉语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也被寄托着巨大的希冀.它时而成为阻碍民族国家复兴的语言障碍,时而又成为实现中华文明复苏的文化载体.……  相似文献   
6.
谣言核实行为实际上扮演着庞杂信息系统之中的“滤波器”角色,核心在于为公众创造一个开放性、社会化的谣言治理平台.当前的谣言核实行动仍是分散化的、从众式的.有必要从分散的公民个体行为转向常态化的集体行动,并在全社会形成认同,通过这样多方联动机制的创新,建立谣言的社会化治理模式.而如何提升谣言核实行动的“滤波器”效果,长期保持作为社会化角色的公信力,进一步实现社会组织、大众媒体与政府机构在信息治理上的深度联动机制,仍是有待深入探索的现实命题.  相似文献   
7.
20世纪的中国,汉语承受着空前的压力,也被寄托着巨大的希冀。它时而成为阻碍民族国家复兴的语言障碍,时而又成为实现中华文明复苏的文化载体。对于汉语的认知,基本上在这两个极点之间来回摆动,摆动的内在动力机制往往与一个时代的思潮、境遇与政治有着隐秘的关联。文化保守主义往往对于中国语言更多一份亲近的情怀,他们认为语言是与中国独特的历史文化紧密联系,尤其是中国汉语的表意形式象征了一套独特的语言机制.内含了中国文化的精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8.
既往对国民意识的研究中,精英的思想是如何扩散到一般民众,而一般民众对于精英们念兹在兹的思想观念又是如何进行多元的甚至创造性的解读,在这样一个文本的互动过程之中,大众呈现出来的国民意识的具体的思想构造如何、呈现出怎样的特质与限制,都缺乏必要的讨论。1930年代《大公报》的"读者论坛"等专栏、专版,在精英言论与读者反馈构成的公共空间里,展现了国民意识的复杂面相。传统的多重面相以不同的方式在因应着现代中国的需要,既有重新激活被牵引入现代国民人格的想象世界中,也有被激烈地批评而试图为中国开新路的。西方意象在现代中国国民的观念世界中,虽是以船坚炮利的野蛮方式被移植进来,却象征着一个更高级和人道主义的文明体系。无论是古今的对接,还是中西的交冲,知识人都是绝对的主角,而他们在历史中的角色和命运则更是民国时期公共舆论中一个持久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一谈到中国学术的自主性和问题,我们总是很容易习惯性地把这些弊病归咎于体制性的“终极原因”,比如学术自由、学术独立等客观社会情境。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甚至有时候并非造成低劣学术的最关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