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夏太生 《学术交流》2006,(8):160-162
孤愤意识是中国古代文学家的主体意识。然而追根溯源,究竟谁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表现孤愤意识的作家,这个问题鲜有人论及。屈原是第一个在文学作品中系统表达孤愤意识的署名作家,是中国孤愤文学之祖。屈原的孤愤诗作的美学价值在于具有悲壮、崇高的悲剧美,桀骜不驯的个性张扬之美,香草美人的意境之美,眷念祖国的情感之美。屈原的孤愤文学作品对后代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后世无数的作家多受其熏陶,孤愤意识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主旋律之一。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旅游文学中关于自然的审美倾向夏太生自然是中国古代旅游文学最重要的表现题材,在古代旅游文学作品中,用墨最多的是对自然的描写与反映。这种对自然美的发掘与发现,使中国古代旅游文学获得了巨大的成就,并形成了明显的中国特色。历代旅游文学作家作品中所反映...  相似文献   
3.
楚辞与诗经这两种文学样式在后代的发展命运实在是大相径庭。寻绎楚辞为何迅速消亡的根源,不但可以从侧面回答有关屈原、屈作的诸多重大问题,还可以在文学发展的规律方面给我们以启示。楚辞之所以在汉代消亡,首先是汉代的客观环境不利于楚辞的生长;再就是屈原之后的楚辞作家不注意吸收民歌的营养,不善于借鉴民间的创作,因此楚辞的表现艺术得不到丰富与发展,其生命力日渐衰竭;而楚辞创作的后续作家们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选择的题材过于狭窄,又囿于传统模式,一味仿效屈作,则更将楚辞推向了绝境  相似文献   
4.
《九思》三题夏太生楚辞《九思》为《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所作。《楚辞章句》中《九思》篇下题“汉侍中南郡王逸叔师作”,《后汉书》载王逸汉顺帝(公元126-144年)时宦至侍中。而《楚辞章句》题“校书郎王逸上”,王逸为校书郎是在汉安帝之初年间(公元114-...  相似文献   
5.
在干部公选过程中,竞选人员经笔试筛选之后,优胜者们将要面对的是面试这一关.面试与笔试在形式、要求等方面有所不同:对应试者来说,他们要面对考官,用口头语言现场回答考官提出的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对主考官来说,既要考核应试者的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还要检测他们的反应能力,尤其是他们使用口头语言表达思想的准确性、生动性和灵活性.因此,应试者一方面要满腹经纶,另一方面更要善于口头表达,而不能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先生有关中国古代诗歌的评论散见于他的著作、文章及讲话稿中。本文的宗旨是,对郭沫若先生此方面研究的思想倾向、评论方法和它们的学术价值、影响等,加以归纳评说。郭沫若先生首先是一位革命者、一位杰出的社会活动家,然后才是学术的巨擘,所以他的学术活动,始终贯穿着批判的精神。他对于中国古代诗歌的研究,同样也鲜明地体现了这种精神。在研究古代诗歌时,郭沫若先生十分注意用思想的利斧,去剁开诗歌表面的硬壳,还诗歌以本来的面目。例如他告诫人们:“《诗经》一书为旧解所淹没……旧解的腐烂值不得我们去迷恋,也值不得我们去批评。…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常任理事国表决时所采用的“一票否决制”,近些年被我国各级党政机关和一些企事业单位广泛借用。无论是在执行政策、选拔干部等重大问题上,还是在日常对具体工作管理的过程中,人们都喜欢运用这种方式来进行考核与评估。其具体做法是,当考核对象某项指标考核一旦不合格,该  相似文献   
8.
关于《楚辞》人物形象的喻意问题,游国恩先生说:“屈原楚辞中最重要的‘比兴’材料是‘女人’,而这女人是象征他自己,……他把楚王比作丈夫,而把自己比作弃妇。”①他引用《周易·坤文言》:“坤,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来印证他的观点,认为“屈原以女子自比是很有理由的。”游先生的观点是很值得商榷的。 不错,《楚辞》中最重要的比兴材料是女人,而这“女人”是象征屈原自己就不完全正确了。以《离骚》为例,诗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并非完全以“女人”的面目出现的,经常也以男子的本来面目出现。“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乎先路。”描写的是骠悍…  相似文献   
9.
《诗经》这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之所以被冠上“经”字,是因为它在很早就被纳入儒家理论体系之中,成为儒家理论重要的教科书。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历代儒家学者不把《诗经》看作文学作品,无视《诗经》的文学特征,把对《诗经》的诠释变成了封建理论的说教。现代的学...  相似文献   
10.
经过笔试的选拔之后,在公选的面试阶段,主考官对每个面试者要重点考察的是他们是否具有较高的做好某一特定岗位领导工作所需要的素质,因此,多数面试考题内容十分贴近某项领导工作的实际。然而,面向全社会公开选拔的政策又使得为数不少的面试者来自与该领导工作毫不相干的工作岗位,他们对面试主考官提出的有关特定领导岗位上的工作问题往往是不熟悉的。此外,面试的考题中有一部分是用于检验应试者的逻辑判断能力、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的,这类题目设定的情景对所有应试者来说都是陌生的。因此,能否运用自己的聪……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