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1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上,邓小平坚持改革开放,指导我们党果敢地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同时又旗帜鲜明地强调必须坚持基本原则,这一辩证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的政治智慧、战略眼光和非凡胆识。将改革开放确定为总方针,可以防范"左"的干扰;明确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可以抵御右的干扰,这两个基本点相互统一、缺一不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面对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邓小平的南方讲话,对对外开放与防止"西化"应该以"三个有利于"为判定标准,结束了社会主义国家姓"社"姓"资"争论,统一并解放了全党思想。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将"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2.
考证学是一门对古籍的文字音义及古代的名物典章制度等进行考核辨证的学问,在清代又名朴学、汉学或考据学。作为一种治学的方法,考证的适用范围很广,对治史而言尤为重要,具体表现为科学地占有、利用文献资料,根据史料来核实说明历史的本来面貌。目前,国内史学界能够娴熟地运用考证方法研究历史的学者并不多,对考证学研究颇有心得并将之发扬光大的学者更是屈指可数。祁龙威教授在耄耋之年,新近出版了《考证学集林》一书(广陵书社2 0 0 3年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十年探索、总结考证学的名篇力作,堪称当代考证学的一项标志性研究成果。在该书…  相似文献   
3.
太平天国起初主要靠攻陷城池接收官库、剥夺官绅浮财以及绅民进贡来筹措军饷,定都年余后确定“照旧交粮纳税”政策,以田赋作为固定饷源,并推行轻徭薄赋以争取民心.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轻徭薄赋政策在后期未能切实持久推行,为近乎竭泽而渔式的强制征敛所取代.筹饷问题从侧面反映了太平天国战略思想的片面性,尤其是在乡村治理上的失策,以及其内部存在的腐化享乐意识膨胀、拥兵自重、人心涣散等严重问题,对战局走势影响甚巨.  相似文献   
4.
太平天国宗教“邪教”说辩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考察了“邪教”一词的历史渊源,分析了传统与当代“邪教”概念在具体定义上的本质区别,强调不能沿用封建社会的正统观念,将“邪教”视为历史上民间秘密宗教的代名词。接着,作者针对太平天国宗教是“邪教”一说,就洪秀全是否是一个借宗教起家的“骗子”和“淫棍”,如何理解洪秀全在起义前夕所发布的恐怖性宗教预言及其“造神”举措,如何理解洪秀全对内部所实行的严格控制,圣库制度与邪教敛财是否是一回事等逐一进行了辩驳,对借“邪教”说全盘否定洪秀全与太平天国的偏向提出了质疑。作者还就围绕"邪教"说所反馈出的学风等问题谈了自己的一些感想。  相似文献   
5.
就发动和组织起义而言 ,洪秀全的宗教实践是成功的。然而 ,由于自身理论上的种种缺陷 ,当上帝教上升为统治人们思想的意识形态时 ,它便日渐暴露出其先天不足的一面 ,既无力继续胜任太平天国精神支柱的角色 ,也无法阻遏太平天国内部自相残杀、上下离心等现象的出现。尤其是到了后期 ,洪秀全的宗教活动已不像前期那样含有丰富的社会内容 ,而是一味强化自己作为真命天子的权威 ,故而无法挽救其内部的信仰危机。另一方面 ,在拒绝认同基督教的同时 ,洪秀全又激烈反孔 ,这就使得他的宗教在洋人和国人眼里都成了“异端”。总的说来 ,洪秀全的宗教实践是失败的 ,其理论更多吸收的是中西文化中的弱点或缺点 ,而不是双方的优点。太平天国覆亡后 ,缺乏生命力的上帝教便随之消亡。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思想建设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在思想上建党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主要包括理论创新和理论武装两个层面。90年来,党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现了两次历史性飞跃,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这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辉煌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党的思想建设的基本经验可大体归纳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并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服从和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总目标;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推进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上帝”观念是拜上帝教教义中最重要的内容,它源于《劝世良言》,是中西合壁的产物,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中起了兴奋剂和麻醉剂的双重作用.作者较系统地分析了“上帝”观念对太平天国历史和思想的影响,并对洪秀全和洪仁玕的宗教观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外政策的异同作了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在理论层面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实践层面或制度载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四项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富有生命力的。党的十七大明确解答了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必须走什么路的问题,并作了具体部署,意义十分重大。继续沿着这条正确道路走下去,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一定能够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9.
英国友人“太平军上校”呤唎(A·F·Lindley1840—1873),1866年在伦敦出版了《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中文译名)一书。自述了他在太平天国从军四年的历史。人们历来都认为呤唎曾助守过天京江面的太平军九洑洲炮台,后炮台失守,呤唎负伤,妻子玛丽阵亡。罗尔纲《太平天国史稿》、牟安世《太平天国》、茅家琦《太平天国兴亡史》和《辞海·中国近代史》等均持此说。考九洑洲在江苏江浦县浦口镇金汤门南十余里,与南岸的下关遥遥相对。太平军在此设有要塞,拱卫天京。清方奏报称:“查金陵城下,分内江、外江,中为七里洲,横亘江心,有贼垒四座。  相似文献   
10.
太平军初兴时处境险恶,却每每化险为夷、以弱胜强,乃至跳出广西,沿江东下,逐渐掌握战争主动权,连克三座省城.导致战局如此演变的原因,学界已从太平天国一方或战略战术层面作了详细解析.研究咸丰朝官场风气与战局的关联,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太平天国战事初期,清方官场因循玩忽之风盛行,空话大话假话充斥;文武百官缺乏血性与自信,仓皇失措畏缩不前;官员队伍严重老化,且内部摩擦不断.官场种种乱象,表明清政府已病入膏肓,导致统治机器失灵,虽倾全力镇压,局面却愈益失控.这段史实说明:官场乱,社会必乱;社会大乱,外强中干的官府无法稳住局面,局部危机必然蔓延为全国性危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