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2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 毫秒
1
1.
文章从比较法上探讨了自然人的人格利益与人格权,认为自然人的人格利益是自然人与生俱来的一种精神利益,是人之所以为人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之一;人格权就是以这些精神利益为基础而依法产生的权利,它体现了法律强制力对自然人人格利益的保护。鉴于自然人人格利益具有显著的抽象性和任意性,因此,建议在司法实践中,立法上不可能将所有的人格利益都纳入法律救济的范围,而是要选择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并具有法律保护价值的人格利益,将其上升为法律上之权利,予以救济。  相似文献   
2.
关于城市商业空间设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空间设计 ,正在从传统概念向模糊化发展 ,越来越注重“共性化创造”。如大型复合商业空间设计的升级 ,在商业空间中自然材料的应用 ,高科技的应用。随着中国城市的建设逐渐步入理性阶段 ,不再把物质层面的完善作为唯一目标 ,而更多的把注意力转移到城市文化环境上 ,从而商业空间的建设将成为城市建设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孙俪 《东西南北》2010,(6):38-38
有个朋友说,她的爱犬,说不定是她前世走失的家人,今世回来,要和她重新相伴一生。 在部队时,我就一直想养一条小狗,不过这个念头也只能想想,部队里怎么可能养宠物呢?离开部队的第一个春节,大姨把一只小京巴带到我家成了我第一个不会说话的家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