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3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保障制度,是我国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社会保障离不开法制,必须将其法制化,这是为近现代世界发展所证实了的一条成功经验和客观规律。因此,如何在当前的形势下尽快健全我国的社会保障法制,这是关系到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重要课题。本文就此略陈以下看法。一、从整个国家法律体系的角度看,建议把“社会保障法”设立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以利于加强其法律地位并促使其尽快健全和完善。调整社会某方面关系的法律能够成为国家法律体系的一个部门,这本身不但标志了它法律地位的重要程度,同…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推进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社会保障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但是,有关社会保障及其法制化方面的理论研究,目前却明显地滞后。为此,本文试就我国社会保障及其法制化的重大意义略陈粗浅看法,以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一、社会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保障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伴生物,它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它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加以认识:首先,社会保障作为一种思想,可以说自古以来就有,它反映着人们对自身权利和理想社会的一种追求。例如,中国古代曾有过孔子的…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及其在解决香港问题上的成功运用,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反响。本文试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谈谈“一国两制”的法律保证问题。 一、法律保证是“一国两制”必不可少的重大特征 “一国两制”,无论就其思想基础、提出背景、现实内容和表述形式来看,都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法学的角度看,法律保证就是“一国两制”必不可少的一个重大特征。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理由; (一)从历史比较的角度看,法律保证是“一国两制”新概念的题中必有之义有人认为,“一国两制”现象在历史上早已有之,并不是什么新东西,这种看法是不对的。我们今…  相似文献   
4.
“法制”与“法治”是法学和法律生活实践中两个十分重要的术语和概念。这两个概念,由于其意义有相似之处,在汉语中又属异字同音,因此对于一般的人来说往往感到难予区分,以至于经常混用。鉴此,认真分析  相似文献   
5.
在论及有关法的本质和法的起源问题时不少文章都引用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一著作中的某些论述。有的引用恩格斯论述原始社会“无法”的观点,用以说明法不是从来就有的;有的则引了其中某些看来是主张原始社会“有法”的说法,来作为说明法是从  相似文献   
6.
宪法的最高权威性,是宪政史上历来为一切统治阶级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执行新宪法的过程中,在理论上弄清宪法的最高权威性的内在根据、重大意义和怎样保障宪法的最高权威等问题,无疑是十分必要和有现实意义的。 一、宪法最高权威性的内在根据 权威性是法律尊严的表现,凡法律都有其一定的权威性,宪法则具有最高权威性。宪法的权威性不是凭空形成或随意确定的,而是有其内在的根据。 首先,宪法作为国家根本法是适应特定的政治、经济关系需要的产物,它的存在有其客观必要性和历史必然性。 宪法是近代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资产…  相似文献   
7.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制”与“法治”概念再分析孙育玮笔者曾在1987年写过《“法制”与“法治”概念分析》一文,发表于《学术交流》杂志1987年第6期上。当时该文的基础观点认为:“法制”与“法治”是法学和法律生活实践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由于它们意义有...  相似文献   
8.
“法制”与“法治”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但常常被混淆。 “法制”或法律制度,是为区别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等其他类别制度而存在和使用的,“法治”则一直是在与“人治”相对应、相对立的意义上使用的,包含价值判断;“法制”属于制度(政治法律制度)上层建筑的范畴,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法学理论界正在就法定权利与义务基本范畴及其相关问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讨论。笔者认为,马克思早期法学著作中提出过的“习惯权利”问题,因其与法定权利有着不可分割的逻辑联系,它理所应当成为这场讨论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习惯权利”范畴也理应当引起法理学更多的重视与研究。为此,本文试就“习惯权利”问题的研究意义,略谈一点粗浅看法. 一、马克思法学思想中一份有待发掘和继承的宝贵遗产 马克思于1842年10月,在《第六届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首次论述“习惯权利”问题。当时的背景情况是,为地主贵族利益效…  相似文献   
10.
对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再认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意识是法制实践和法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我国以往的法理学对于法律意识内容结构的研究还很薄弱。本文认为有必要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吸收学者们近年研究的新成果,对其进行多角度的系统性的再认识。文章分别从法律意识的认识程度、法律意识的心理结构、法律意识的主体范围、法律意识的主体角色、法律意识的客体内容、法律意识的地位作用和法律意识的历史演进七个不同的角度,对法律意识的内容结构作出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