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2017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孙鸿平 《劳动世界》2017,(11):46-47
目前,我国因自然灾害、城镇化建设等原因出现了许多安置社区.安置社区聚集了居民非正式社会支持要素(如亲人、朋友、邻里等)与正式社会支持要素(比如社区居委会、NGO等).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支持要素在安置社区内如何融合以便实现安置社区的有效治理是这类社区必须面对的重要议题.本文以L地区灾后过渡性安置社区为例,根据"S社工援建队①"的实际工作经验归纳出一个以社区居民为核心、不同社会支持要素横向与纵向整合的模式,以期对此类社区的治理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其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上海科技学院的实践出发,详尽介绍了上海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反思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孙鸿平 《社会工作》2008,(10):16-18
社会工作以实务训练为教学导向,强调理论体系与实践体系的有机融合。本文从当前社会工作实践发展与教育现状出发,对当下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进行反恩,试图建构以自我增权为总体设计理念,以优势视角为必要条件,以渐进式分段实践为实施框架,强调SMART指导策略和体验式教育的专业实习模式,以期建立符合本土需求的高职社会工作专业实习模式。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专业化的助人服务工作,其应用性、操作性较强。其实践性取向要求社会工作专业教育需要特别注重实践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本文从上海科技学院的实践出发,详尽介绍了上海科技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做法,并反思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社会工作专业能否有效地承担现代社会治理、传递公共服务的职能,关键在于拥有一支量大质优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因此,在当前专业社会工作者流动性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探讨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的原因便成为专业社会工作建设的重要议题.为探索影响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的因素,本研究以上海市14名一线专业社会工作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一对一的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然后使用定性比较分析法(QCA)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即便存在对薪酬不满、对社会工作职业的感知较低等因素的前提下,只要能够获得政府扶持或者家人支持就能够保证专业社会工作者留守本职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