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0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日本当代比较文学30多年来硕果累累,在文学"转型期"中其根本指向是对"文学"的重新叩问.从更深层次反思近代以来日本对中国文化态度的变化,"日本式东方主义"问题的探讨应看作是日本比较文学研究的新拓展;同时,对"近代"、"近代文学"的重新界定,实际是对占支配地位的西方话语体系的反拨.当今日本比较文学在更宽广的视野下的跨文化、跨科研究戊势也值得中国比较文学界、文学批评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
重新寻找坐标——面向21世纪日本文化热点问题研究的几点思考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我们已经处于世纪之交的重要历史时期,人类将迎接怎样一个新世纪,要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这是世界各国都非常关切的问题。下一个世纪不仅是经济、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苏联当代文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极大注意。三十年来的创作实践表明,苏联作家继承高尔基的传统,恪守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之更加深化。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与人道主义,始终是苏联当代文学创作的基调。进入七、八十年代以来,道德探索问题,占据了创作的主导地位,成为苏联当代文学的突出特点。正如苏联当代著名作家拉斯普京所说:“现在没有什么问题比造就高尚的、无愧于时代的、有道德的人更重要的了。”在不少优秀作品中,多侧面地展示人的精神世界,探索英雄行为产生的源泉,强调情感教育,抒写理想美,给人们以鼓舞和教育。作为苏联当代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军事题材创作更是丰富多彩,其中既有“战壕真实派”的微观描写,亦有“全景文学”的宏观巨著,构成了广阔真实的战斗画卷。而了解苏联文艺政策的调整变化,耐认识苏联当代文学的发展,也颇有价值。为此,本期特发表这组专栏,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从川端康成到大江健三郎东北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研究中心孟庆枢1968年12月川端康成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这在日本文学史上是一个重要事件,因为他不仅是继泰戈尔之后亚洲第二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且实在是真正用本民族语言创作而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第一人”。①时隔...  相似文献   
5.
就《破戒》性质的评论分为“告白小说”和“社会小说”两大对立的阵营,但二者一致认为:濑川丑松的告白和移民德克萨斯是其不彻底自我的表现,也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屈服和逃避.但基于基督教并结合《圣经》文本重新审视,就会发现这些均为基于宗教他力救赎信仰的抗争行为,丑松绝非屈服于现实的懦夫.藤村也藉此表达了对残酷的种姓制度和身份等级社会的谴责和彻底抗争的决心.  相似文献   
6.
芥川龙之介与中国文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日本近代作家与中国文学关系这一课题,芥川龙之介占有重要地位。把握他的创作与中国文学关系必须放在他创作的总体框架中考察。他取材中国古代典籍写作的小说有许多篇章对原作素材作了创造性的改造,充满了现代意识,匠心独具。但是,芥川龙之介的中国文化观主要来自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理念的,进入近代社会以后并没有继续跟踪中国现代文化,对于中国文化的认识产生一种断裂,与头脑中的中国文化沉积形成一种反差,接触中国现实后自然要产生“误读”,也是一种失落感,因而对于现实中国的认识难免片面。这种现象在其他日本近代作家身上亦有不同程度表现。  相似文献   
7.
中国比较文学重新崛起20年来,成绩斐然,但面临的挑战亦颇多.从比较文学与相关学科切入,通过"变"、"跨"、"本"三个方面的认知,以前瞻的眼光总结所走过的历程,把中国比较文学放在世界文化发展的背景中,动态地把握它与相关学科的网络关系,以务实的精神纠正发展中所存在的偏颇,以创新的思维求得更大的进步,这将使中国比较文学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8.
诞生之初未被纳入批评视野的"平安假名日记",经过"国学"、"国文学"运动的推升,作为"国语"的基础——"和文",以及描写了所谓的日本的"国民性"而受到高度评价,最终成为作为"制度"而被创造出来的"国文学"的一部分,被经典化为"平安女性日记文学"。  相似文献   
9.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鸥外与中国文学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孟庆枢木下 太郎以"底比斯百门大都"来赞誉森鸥外(1862~1922年)创作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森鸥外是明治、大正时代最典型的知识分子和作家。他出生于津和野藩的藩主龟井家的典医世家,作为医师来说,是当时最优秀的文化人。...  相似文献   
10.
100多年前,中日两国前后出现了各自的文学史。中日两国近代国别文学史的建构是在世界文化场域中东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是“国民国家”意识的产物。“中国文学史”的问世不仅受当时西方强势文化的促迫,而且是以日本为参照系,借鉴了日本笹川临风、古城贞吉的两种中国文学史著作的(1898年出版),明显地表现出在世界文化场域中的中日文学、文化的互动性,这是中日文学、文化交流从古代型进入近代型的一个突出特征。中日文学都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貌,是个动态的构建。在世界文化场域中中日文学既有其共同性,也明显地存在差异,尤其在“意识形态性”上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