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200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社会舆论监督是促进执法机关公正执法,保障行政权、司法权正常运行的特殊重要力量。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对执法工作的舆论监督,至少要解决改善执法舆论监督的主体因素、实现社会主义舆论监督的法制化两个问题。首先,社会公众、新闻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舆论的监督工作;其次,要明确执法舆论监督法律关系的主体和客体,确立执法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确定执法舆论监督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确定执法舆论监督中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措施等  相似文献   
2.
公众人物隐私权是一种受公共利益和群体利益制约的,公众人物应有的其当事人不愿他人干涉的个人私事和当事人不愿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的权利。公众人物受社会交往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及民族传统等因素的限制.在我国,立法尚未确认隐私权的概念,公众人物隐私权的司法保护,是要靠全社会来共同努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树立一种权利制约观念,这种权利制约意识要求我们在行使自己的权利与自由时以不侵犯他人的权利和自由为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