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5 毫秒
1
1.
劳动与资本之间的关系是一个涉及社会和谐本质的重要问题。资本雇佣劳动抑或劳动雇佣资本,这两种理论都有片面性。前者注重逻辑实证主义论证,缺乏历史发展的眼光;后者先验性预判的偏好使之忽视了许多现实因素。本文由动态的历史观提出,资本与劳动之间并非一个简单非此即彼的雇佣关系,资本雇佣劳动更不是一个永恒的模式。劳动与资本有可能相互容纳向一个利益均衡的状态趋近,即劳动和资本将凭其存量差别而不是地位差别取得相应的权力和收益。收益分享制企业很可能成为今后的主流企业模式,传统意义上的雇佣概念甚至将不复存在。当然,这仅仅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性探讨。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于2020年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目标,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已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但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脱贫攻坚战略解决的是绝对贫困,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解决相对贫困,二者衔接相互构建才能更好地解决我国贫困问题。同时,两大战略在目标、主体、内容和措施方面兼具相似性和差异性,故二者衔接具有可能性和必然性。而政策衔接的目标要求可分为四个阶段,分别为巩固脱贫成效;由绝对贫困到相对贫困的过渡;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政策衔接的重点主要在于产业、生态、文化、保障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从脱贫攻坚的具体政策过渡到乡村振兴总要求。  相似文献   
3.
4.
亚当.斯密把财富的增长及随之而来的社会各阶级的普遍富裕视为政治经济学的首要目标,《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以富国裕民为中心,系统地阐发了提高劳动生产力、增加国民财富、使国家和人民迅速地达到富足的理论和政策问题,在经济学说史上,奠定了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发展的基石。本文对斯密的国富裕民学说作一回顾,提出其有益启示,以资纪念。  相似文献   
5.
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是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完全不同或直接对立的企业制度,通行的原则是劳动雇佣资本.它把劳动者权利置于企业模式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核心地位,力图实现劳动者参与管理、分享利润等一系列有关劳动者解放的重大课题.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都倡导这一企业模式,提出了有见地的理论观点.对劳动者管理型企业模式的基本原则与运行体系进行分析可以获得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6.
2020年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如何在防止返贫的基础上解决相对贫困是研究重点.文章基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共性和政策差异,研究二者衔接的政策发展,并从产业、生态、文化、保障和生活五个角度提出政策衔接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语言学是在当代哲学社会科学普遍发生"语言转向"的国际性思潮语境下诞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具有学科交叉与融合的特质.经济语言学与语言经济学存在着某些内在的关联,但两者的研究视角不同,从而体现出不同的理论维度.经济语言学业已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议题以及针对经济理论文本进行修辞研究的理论成果,对其进行学术追踪与框架梳理,不仅可以推动新兴交叉学科的兴起,还将提升理论经济学自身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9.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艾勒曼继承和发展了洛克-斯密-李嘉图社会主义者的劳动产权理论,把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劳动产权的理论基础,而不是作为价格理论的基础,从而将劳动价值论从作为一种价格理论所面临的困境中拯救出来,使其成为产权的基础和分配的源泉,进而为劳动者管理型经济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劳动产权理论是社会主义的一个主要经济理论,然而这一理论长期以来受到产权学派的忽视.以艾勒曼为代表的现代劳动产权理论是社会主义这一传统理论的复苏,也是社会主义的产权理论以及相应的企业制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支柱.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