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张映伟 《社科纵横》2008,23(2):150-152
本文考察了新文化运动学者中居于主流的宗教替代说,指出这种宗教观是为宗教的每一个方面都寻求一个替代者.进而论证,表面上它是不把宗教看作是一个文明的整体,而更深的思想根源则是割裂了人的理智和情感.这种思想,一方面发展了不讲情感的纯粹科学,另一方面就是不考虑人的情感,只制定道德准则,最终导致了纯粹说教式的宗教替代说的失败.  相似文献   
2.
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普罗提诺的美学思想在古代世界独树一帜.普罗提诺的美学思想为新柏拉图主义的两个世界架起了桥梁,为生命的升华开辟了空间,为德性的修养指明了道路.真善美统一的思想是普罗提诺美学和伦理学的重要基础,善是普罗提诺美学和伦理学的真正归宿,理性则是审美和道德修养不出偏差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孔子把君子概念由对贵族的尊称转变为对有德之人的尊称,这种转变在当时起到了激励新兴阶层自强不息的作用.但由于这种转变既保留了君子概念中的尊贵传统,又强调了内心高贵,从而在君子概念中隐藏了外在与内在之间的矛盾.君子德性成为只有少数人才能实现的贵族道德,普通民众被贬低为小人,伪君子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4.
张映伟 《社科纵横》2008,23(9):111-113
本文分析了斯多亚派伦理学的原则和他们的行为心理学,从中得出结论:伦理学不应该仅仅是几条伦理诫命,唯物主义者必须有理性的精神生活,有独立的精神世界,才能保证唯物主义的伦理道德不致成为空谈和谎言.  相似文献   
5.
张映伟 《人文杂志》2007,(6):135-139
本文以《新青年》对孔教的批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新青年》从彻底反孔教,到部分肯定孔教,到宗教替代说的历程,揭示出隐藏在这种历程下的思想基础,指出五四运动中存在着忽视天人关系、忽视道德情感的倾向,这种倾向使得五四运动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五四运动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不谈天道人伦的道德难以成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