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综合类   9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新诗从诞生之日起,至今已走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其命运之曲折坎坷在所有新文学样式中大概可算最为突出.她从开始时的态度最决绝、变化最彻底但成绩并不理想的初期阶段,发展到后来,在不到几十年的时间里迅速汇集和重演了西方诗歌几百年的演变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时至90年代,诗歌似乎又失去了曾有的辉煌和风采,成为了"在文学的诸样式中",环境"最为困难"的一个,"诗的地位日见窄狭和窘迫"[11].  相似文献   
2.
曹葆华在中国新诗--尤其是现代主义诗歌发展--进程中的贡献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文章从三个方面总结其成就:其一,他的诗歌创作取得突出成绩,独创了一种意象奇谲、拥抱现实的苦吟风格.其二,他系统大量地译介西方现代诗潮理论,不仅带动了现代主义诗潮的成长、同时推进了中国诗歌批评的现代化进程.其三,他以个人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作用于北平"现代派"诗人群,带动一批年轻诗人走上了现代主义诗歌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3.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平原教授在其二十多年的学术研究中,以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眼光,不断开拓研究新领域:从现代到晚清,从文学史到学术史、教育史、思想史、文化史等。其治学思路和方法不仅具有启发性,同时也反映了学术界的发展进程。追踪陈平原的学术道路可以发现,他的“越界”始终立足于“文学”这一基点,借助于文学的叙述、想象与表达来“触摸历史”。因此,与其说他是在跨越学科边界,不如说他是在用自己的理解开拓“文学”的疆域。  相似文献   
4.
闻一多是一位真正的爱国者。他作为诗人、学者和民主战士的一切创造力都来源于他对祖国和人民的爱。他的爱国思想有一个明显的发展过程 ,即他在真正接近人民 ,受到深刻教育之后 ,由崇奉“国家主义”,转而为强调“人民”利益 ,崇奉“民主主义”。闻一多的思想历程典型地说明了五四以来中国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的道路。他受过五四的洗礼 ,是五四的产儿 ;他是最勇敢、最忠实的五四精神的继承者和捍卫者.  相似文献   
5.
“地之子”的自我形象与“乡下人”心态 ,是生活和创作于 1 930年代“文化古城”时期北平的一批诗人作家们的一种特殊文化心态。这种心态反映了他们在“现代”与“传统”之间的文化选择、向往“自然”、“原始”美的审美趣味 ,以及坚守纯文学立场的文学信仰等多方面思想内涵 ;同时 ,更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文化古城”时期北平独特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自己的园地     
因为自身专业与兴趣的原因,我成为《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现当代诗学研究”栏目的忠实读者。几年来,看着它越来越为学界的师友们所关注和支持,看着它越来越成为整个刊物的“主打”栏目和重要特色,不由得从心里为它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7.
鲁迅以其短篇小说为中国新文学贡献了最初、最深沉的悲剧,其悲剧观念和美学特征都具有强烈的现代意义。文章通过对其短篇小说的艺术特征与思想内涵的分析,探究了其悲剧艺术的三重内涵。即其打破"大团圆"模式的艺术层面、揭露"吃人"社会的现实悲剧,以及用悲剧的质询与控诉精神带来的灵魂震动与精神革命。可以说,鲁迅小说的悲剧是包涵了艺术、现实、哲学三重内涵的悲剧艺术。  相似文献   
8.
张洁宇:我们这期读诗会的活动现在就开始吧。今天是我们读诗会的第二次活动. 我们今天要读的是王家新老师的长诗《回答》。王家新老师的诗,大家更熟悉的可能是《记念》、《帕斯捷尔纳克》这样的名篇,对于《回答》大家平时注意得可能不太多,但它发表出来之后确实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还有过一些争论,这为我们今天的讨论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关于这首诗的一些背景资料,先请“太阳石”文学社的彭敏同学作简单的介绍。彭敏(人大中文系本科生 ):我简单介绍一下王老师在《<回答 >的写作及其他》中阐述的一些观点。首先是关于诗题《回答》。“回答”…  相似文献   
9.
林庚是中国新诗格律探索中最坚韧的跋涉者之一。他从 1931 年以“自由诗”作者的姿态初涉诗坛始,至1935年前后转向“新格律诗”的实践,直至20 世纪 80、90 年代以论文方式继续诗歌格律问题的思考,林庚的诗歌格律探索由形式及本质,突破了以形式划分新诗和旧诗的简单化思路,深入涉及了“诗的内容”、“诗的本质”等诗歌内质问题的探究。同时,他的“九言诗”等创作尝试也在格律实践、融会民歌因素等多个层面上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对于今天的诗歌创作、批评、研究不无启发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