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5篇
社会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张美君 《理论界》2014,(3):11-1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消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如何看待消费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在解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受到一些西方学者的关注。大部分学者肯定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并指出其人本意蕴、方法和当代价值,也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并不存在完善的消费理论,他们的某些有关消费的论述也不能有效解释当今的消费现象,不过这并不遮蔽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的科学性。西方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马克思恩格斯的消费思想进行解读,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我国研究消费问题无疑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3.
张美君 《社科纵横》2013,(3):126-130
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大众传播的审美转换以及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需要使得文化产业成为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路径。文化产业的发展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为充分利用机遇,迎接挑战,必须积极探索文化产业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举措:挖掘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资源;分类指导文化投资的资本来源;引导文化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社会责任;规范文化企业的营销道德;注重实行文化产品消费的价值引导。  相似文献   
4.
论消费异化有悖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消费领域中的一些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威胁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也威胁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样的消费现象和消费活动就是消费异化。它忽视物质能量的转化规律,在社会化经济行为中改变了生产、消费和需要三者间的关系,最终使消费背离它的终极目的。消费异化有悖于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它使人的需要得到畸形满足,一方面是物质需要的过度满足,另一方面是精神需要满足的物质化。在异化消费中,人并没有真正感受到自由,也没有真正获得幸福,更没有在物质丰富的消费社会中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张美君  魏胤亭 《理论界》2007,2(1):172-173
节约与消费在当代有新的解释,节约不同于传统节俭观,它内在地要求人们适当节制物质欲望,约束消费行为,节约财用,合理生活。消费回归其终极本性,它是人的本然的生命现象,也是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二者统一于节约型消费之中,节约型消费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6.
张美君  魏胤亭 《广西社会科学》2007,(12):I0001-I000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是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系,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党的文件中,关于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前的提法是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其改为…  相似文献   
7.
张美君 《北方论丛》2014,(3):121-125
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是否承袭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这是鲍德里亚思想研究中的一个节点。虽然马克思与鲍德里亚都以商品为切入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但二者面对"庞大的商品"时的思考却是不同的。马克思思考的是"庞大的商品"是如何产生的,其答案是资本的无限逐利推动无限生产,而无限生产需要无限消费才能实现剩余价值。鲍德里亚思考的是人为何需要如此多的商品,他的解答是社会区分的原则推动了人对商品的无限需求,无限的需求推动着无限的消费。鲍德里亚的分析不依政治经济学的框架,也没有继承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指出,隐喻是源域事物的部分特征向目标域映射的结果,颜色是最常见的隐喻源之一。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黑色"的隐喻映射普遍性与差异性,有利于揭示产生二者异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动因。  相似文献   
9.
音韵修辞是英语广告中一种常见的修辞方式。各种音韵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不仅让消费者迅速地领悟到广告语言的优美,而且还达到对其进行劝购和宣传产品功效的目的。从音韵修辞格在英语广告中的表现形式及其美学效果采探讨其对于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健康是指身心和谐的发展,身心健康是教师战胜挫折,形成良好教学习惯,提高教育效果的前提。坚持锻炼身体,勤奋学习,保持良好心态,是获得健康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