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2篇
统计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国有企业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家科斯开创性地提出了交易费用思想,提出了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分析了企业经营与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竞争与垄断问题,使现代企业理论得到了全面且深入的研究。从制度对交易费用影响的分析范式来看,在交易费用不为零的情况下,强制性制度变迁是必要的,政府应该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与激励政策的设计者与监督者,国有企业作为强制性制度变迁的执行者和引领者。同时,政府需要建立透明化竞争平台,引入民营企业为强制性制度变迁提供服务,从而实现国有企业效率的卡尔多—希克斯改进。  相似文献   
2.
地方政府合作机制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及相应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官员政绩考核指标已由单一的地区经济增长转向区域内社会整体福利的增长.基于这个逻辑起点,地方政府官员要获得个人政治上的晋升机会,首先要与区域内的其他地方政府合作共同提供相应的公共物品.本文认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既可以达到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同时也能满足区域内公共物品的提供,地方政府倾向于自发性合作;在交易费用过高以及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中央政府的支持与鼓励政策实现诱导性合作.  相似文献   
3.
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企业合约不可能是完全的,因此,将无法完全的部分称之为剩余,而与剩余有关的一些权力,称之为剩余权。假定剩余权分为剩余索取权与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针对不确定性产生的利润而言的,而剩余控制权是企业的一些生死攸关的决策,并将这两种权力统称为剩余权。既然剩余权力面临着配置问题,那么在理论上可能存在最优。我们通过对一元产权企业、二元产权结构企业与多元产权结构企业的分析得出企业剩余权的配置可能存在最优解,即当所有要素对应的剩余权力变化至要素的剩余权边际贡献相等时,企业的剩余权配置达到最优,而要素剩余权力边际贡献的改变则要依赖于要素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形成了由要素相对重要性为起点的均衡剩余权配置的关系,而由此得出的结论对国有企业改革可能会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意义。  相似文献   
4.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一经提出就饱受争议,否定方从坚持企业利润最大化观点到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清,都直接指向企业社会责任理论的软肋,但是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依然在批判声中不断成长。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企业社会责任扩大化的担心,依然没有阻碍企业社会责任运动的蓬勃发展。一个漏洞如此明显的理论,为何能够获得社会认同和蓬勃发展,一定有其内在原因。同时,我们知道国有企业的属性决定了其利益相关者范围较广,那么如何处理好国有企业利益相关者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主要企业理论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新古典企业理论修补过程中形成的新制度经济学派企业理论,现在已经成为主流的企业理论,对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旨在介绍新制度经济学派的几种主要企业理论,希望通过这些企业理论的介绍会对一些入门的学者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有资产现状的考察,分析了长期以来中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十六大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重大理论创新精神和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务院将组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决议,认为要以以下几个问题为切入点,构建中国新型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体制:真正做到充分重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做到产权清晰、解决“所有者缺位”问题;采用授权制度、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和运营;加强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合作,实现国有资产各种形态的良性循环;依法管理国有资产、改革人事管理制度、承认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产权等。  相似文献   
7.
现代企业制度与经营者行为激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代企业制度是比传统企业制度具有更高效率的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所以具有高效率,一方面因为它是一种比传统企业制度更能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竞争的制度安排;另一方面是由于伴随现代企业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形成了有效的经营者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必须在建立企业法人产权制度的同时,建立起有效的经营者行为激励和约束机制,这是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增强国有企业活力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探讨制度变迁的理论更是纷繁复杂.纵观整个理论发展过程,我们发现合理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是正确处理人类社会发展尤其是社会转型过程中理性建构制序和自发演进制序关系的前提.本文在综合比较凡勃伦-康芒斯-诺斯建构理性观和斯密-门格尔-哈耶克演进理性观两条传统分析理路的基础上,提出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理性观定位制序分析中的理性问题,整合两种社会制序,并推测人类有限理性的"有选择建构"模式可能是制序变迁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9.
徐传谌  王勇 《统计与决策》2012,(12):133-135
我国国有经济的产业分布是否提高了相关产业的绩效?这一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利用中国制造业29个产业的相关数据,建立面板门限模型,研究上述问题。研究发现国有经济产业分布比例的增加对产业技术效率会由正向影响变成反向影响。同时产业规模对产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会由于国有经济产业分布状况的不同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产品多元化是我国寿险公司经营发展的鲜明特征,但多元化能否给寿险公司经营绩效带来益处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文章以我国48家主要寿险公司2003~2012年面板数据对产品多元化与经营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表明,寿险公司产品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多元化程度并非越高越好,而是存在最优值。寿险公司资产规模、是否为上市公司与绩效存在显著的关系,而区域多元化等变量对公司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