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金代监察制度前后运行历时百余年。在这百余年的历史进程中,它除了完全承继了唐和北宋遗法,具有与以往历代监察制度相同的共性外,又由于特定的时空及具体国情的差异而又别具一格,另有特色。 一、首开“台谏合一”之门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自秦汉以来,延宕至金已有千余年的历史。但一直据其“监督百司,纠察官邪”和“献可替否,廷争面折”之职权不同。而将监察制度的执行机构分为察官和言官两大系统。察官以御史台为主,言官以谏院最为重要。在金代之前,历朝历代的监察制度悉为台谏分立,各有专司,泾渭分明,不相侵权,其发展亦沿两条轨迹行进,互不…  相似文献   
2.
汉宣一代虽然仅有短暂的25年历史,但在整个西汉历史上却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间,汉宣君臣们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自救运动,不仅缓和了自汉武帝末年以来十分尖锐的阶级矛盾,平息了严重的社会危机;而且恢复与发展了社会经济,避免了重蹈秦亡之覆辙,使西汉王朝重新由乱到治,由弱到强,出现了盛极一时的中兴局面。一 汉武帝在其统治的54年历史中,几乎进行了长达40年之久的对外战争。尽管这些战争在客观上对扩大中国疆域,促进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以及打通和发展国内外交通等方面,悉曾起过积极、进步的作用。然而,由于连年的对外战争与“孝武穷奢极欲,…  相似文献   
3.
徐松巍 《求是学刊》2001,28(1):93-101
:欲正确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史学为什么会在 1 9世纪中叶发生了空前的、深刻的变革 ,就必须首先全面研究 1 9世纪中国社会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点。这是因为后者不仅是引起前者发生变革的基本条件 ,而且前者的一切变革无一不受其制约和影响。故本文旨在分析和阐发引起 1 9世纪中国古代史学发生深刻变革的社会条件———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统治危机的加深 ,以及“西学”影响的扩大等  相似文献   
4.
论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及其主要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外国史地研究,非但开了近代中国研究世界历史的先河,在19世纪中国史学由古代向近代变革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19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送站、乃至走向亦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极具学术与社会价值。一、19世纪前期外国史地研究概况及特色虽然在长达几千年的中国古代历史中,由于历史、地理、交通、语言等因素,尤其是“夷夏之防”观念限制了人们对域外世界的研究,使其不得不围子王朝史和区域史研究的狭小天地中,但是这并没有完全阻断人们对城外世界的了解与探求,并留下了一些颇有价值的关于域外世界研究的论著。对此…  相似文献   
5.
徐松巍 《学术研究》2001,(9):97-101
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面临被西方列强所肢解瓜分、亡国灭种的危机之秋,为了回应救亡图存、变法谋强的现实社会之迫切需求,中国国家观亦随之发生了质的变化--从传统王朝观开始向近代国家观转变.反映这种变化的鲜明标志,就是对传统王朝观的深刻反思与批判.这些反思与批判主要围绕"不知国家与朝廷之界限"、"朕即国家"、"国家是君主一家之产业"等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6.
1234年(天兴三年),宋蒙联军攻陷蔡州(今河南汝南县),金哀宗白缢身亡,统治中国北方边陲120年之久的金王朝宣告寿终正寝。朝代更迭,江山易人,本是历史上屡见不鲜之事,无足为奇。问题在于:曾几何时一个凭借当世无敌的赫赫武功而建立的王朝,一个麾数十万之师飞渡长江欲成大下一统的王朝,一个“群臣守职,上下相安,家给人足‘仓凛有余,……号称‘小尧舜’”(1)的王朝,为何会在短短的23年中,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迅速地土崩瓦解,乃至国破家亡?以往论者多着眼于金末政局,虽然作出不少颇有见地的结论,对探讨“金何以亡”这一问题很有禅补;但始终没有…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旧世纪交替的临近,在史学界悄然兴起一个新的“热点”,即为数不少的史学工作者将热切深邃的目光投向与世纪同行的20世纪中国史学。人们希冀通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近一个世纪的中国史学所走过的风风雨雨、荣辱沉浮、艰难曲折之发展历程的认真回顾与思考,以使中...  相似文献   
8.
金代监察制度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草创于西周,确立于秦汉、魏晋之际,由于长期动乱和分裂,监察制度并无多大发展,直到隋唐重新统一,监察制度才逐步得以日臻成熟和完备。北宋大抵因唐制而略加改易;金代自其立国迄至灭亡,前后虽仅有百余年的历史,但其监察制度非但完全承继了唐和北宋遗法,还有一定的发展与创新,并  相似文献   
9.
金朝统治者颁布了一系列倡廉法规、奖廉惩贪的考核办法,并加大对贪赃枉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以收防微杜渐、激浊扬清之效。金朝政府的倡廉惩贪措施颇见成效。它净化与纯洁了官吏队伍,有助于封建纲纪得以肃正,保障了国家职能的正常行使;充分地调动了官吏为政清廉的积极性,使金朝廉官贤吏迭出不穷;并且促成了相对和睦的吏民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由于封建制度本身所具有的无法克服的矛盾,使金朝倡廉惩贪之举不可避免地带有局限性与弊端。主要表现在姑息纵容,言行不一;生杀予夺,使性任情;沽名钓誉,弄虚作假。由于上述丑恶行径致使金朝倡廉惩贪无形中打了好大的折扣,难以一如既往、毫不走样地运作下去,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史学经世致用的思想具有悠久的传统,它以“资治”为宗旨,以纵向考察王朝盛哀治乱为参照系,目的是为统治者提供启示和借鉴。19世纪前半期的中国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继承了这一传统,同时,由于内忧外患的日迫,又显示出了思考历史、关注现实、究心时务之紧扣时代脉搏的鲜明特色。1840年的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自然进程及其走向,传统的史学经世致用思想也发生了嬗变。史学由以前对王朝盛衰治乱的关注和思索转向对外部世界的探求,兴起以抗敌御侮、救亡图存和变法自强为宗旨的外国史地研究,成为此时代史学经世致用思想的时代特征,其参照系也开始将中国视为世界一部分,进行横向的考察。这也说明,史学的发展进步总是在自觉地回应时代与社会的变化与需要的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