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4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1.
本文把中晚唐边塞诗作为一个整体同盛唐边塞诗相比较,认为中晚唐边塞诗不仅是盛唐边塞诗的延续而且有了新的开拓,在反映社会和政治现实方面更为敏锐深刻,具有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时代色彩,艺术风格上也别具特色。  相似文献   
2.
《花间集》是一部以反映晚唐五代时期各阶层妇女生活、情趣和相思恋情为主要内容的词集。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花间词的评价一直很低, 本文从词的深层和整体美学效果入手, 以新的角度, 通过对女性的赞美、对爱情的讴歌、对妇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和对妇女劳动生活的讴唱等四个方面的深入考察, 对花间词的思想内容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与儒、道、释思想曹治邦中国古代山水田园诗这种艺术地再现自然美的诗歌品类,它将山水田园景物作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作为诗歌意象的主体,千百年来,它不仅以独具风采的艺术魅力赢得广泛的审美效应,而且不断激发起人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和缱绻之情。然...  相似文献   
4.
闺怨诗,顾名思义,是反映闺中妇女离愁别怨的诗,闰怨是诗歌中的古老题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一直追溯到先秦时代。《诗经》中的《伯兮》、《君子于役》,《殷其雷》、《雄雉》、《小戎》、《采绿》、《晨风》、《白华》等诗篇,都是写闺人思今远出在外的丈夫的怨望,可算是最早的闺怨诗了。产生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中的《行行重行行》、《明月何皎皎》、《冉冉孤生竹》、《庭中有奇树》、《孟冬寒气至》等,都是以  相似文献   
5.
以柔靡婉丽为其主要风格特色的花间词派 ,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本文从作品深层和整体美学效果入手 ,从词的意境、心理刻画、意象、词藻、色彩等面 ,进行了深入的考察 ,探讨了花间词所取得的辉煌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6.
<正> “永嘉四灵”是指南宋四位诗人徐照、徐玑、翁卷、赵师秀。徐照(?——1211),字道晖,又字灵辉,号山民。徐玑(1162——1214),字致中,又字文渊,号灵渊。翁卷(生卒年未祥),字续古,又字灵舒。赵师秀(1170——1220),字紫芝,又字灵秀,号天乐。因为四人都是浙江永嘉(今温州市)人,字号中都有灵字,彼此旨趣相投,诗风相近,自成一派,故世称“永嘉四灵”。四灵中,徐照为终身布衣,其余三人都沉沦下潦。四人一生贫病交加,生活无着,政治上找不到出路,但在诗歌创作上却颇有成就。他们几乎是用生命和心血,全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