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军队与军制问题历来是学界关注的热点,更是唐史学界研究的重点,对于兵制方面的研究,诸如府兵、兵募、健儿、团结兵等,涌现了一批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对于地域军事的研究则非常薄弱,尤其对于唐王朝国命所系南方的地方军队--土军,目前尚未发现相关的研究成果问世,这不能不是学界的一大憾事.本文拟从唐代南方"土军"的构成着手,探讨南方地区出现土军的"团练化",统领官员的"文职化"以及军力"薄弱化"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天宝之末,猝然而至的安史之乱,不仅终结了"大唐盛世",而且使帝国无可挽回地走向了衰落之路.其后,随着动乱的暗流汹涌,地方问题日益凸显,而地方问题的核心无疑是藩镇问题,在其羁绊下,唐王朝"复兴"的希望遥遥无期.  相似文献   
4.
有宋一代,一直存在着严重的逃兵问题,北宋中期以后呈现愈演愈烈之势,其中尤以西北为甚。宋代典籍对此虽多有记载,然因两宋之际的战乱,造成资料散佚严重,影响后世对该问题的整体了解与把握。幸而《俄藏黑水城文献》的出土以及《宋西北边境军政文书》的整理与出版,不仅弥补这一时期史料不足的缺憾,同时为我们重新审视宋代逃兵问题提供新的契机。文章以宋代西北地区为例,对该区域逃兵的类别、逃兵的原因、政府的对策、逃兵的后果等进行系统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中唐以后,随着藩镇设置的普遍化,地方三级制逐渐取代两级制并成为行政的主体,而国家两级制的残余形态——直隶州则成为地方行政的"孤岛"。通过对唐代地方体制的演变、直隶州的产生、直隶州的内涵、直隶州刺史的来源、直隶州设置目的等相关问题的探讨,可发现唐代直隶州设置的初衷是为了确保中央对若干战略区域的有效控制。由于中央对此认识不足,措施不力,加上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中晚唐直隶州制度没能成为遏制藩镇势力膨胀的重要工具,却为五代、北宋消弭割据隐患提供了直接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唐代中后期南方地区"客军"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代中后期,由于南方地区军力的薄弱化,因而造成本地军队稳定地方的能力的缺失,在遭遇规模较大的社会动乱时,往往无力戡平,故需征调客军驰援。本文通过对发生动乱的南方,出兵客军的来源、出兵客军的数额、出兵客军的战效等方面进行考察,发现来自中原藩镇的客军是维系南方地区长期稳定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土团",作为中唐以降地方团练兵的一种,因部分地区兵力不足而成为其兵役的实际承担者,它们主要通过政府依户征集而来,属于国家无需供养的地方民兵,其人数往往并不固定,多存在于晚唐的南方地区。起初,"土团"虽为地方兵力重要的补充来源,但只是作为辅助的军力参与戡乱。随着晚唐中央对地方逐渐失去控制,其统领者开始由朝廷的命官转化为地方豪强,"土团"也开始由国家遏制地方动乱的重要支柱,蜕变为支持割据、颠覆帝国的重要帮凶。到五代时期,"土团"对地方社会影响更甚,尤其在南方地区事实上成为取代旧势力,建立新割据的军力基础与推动力量。  相似文献   
8.
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平叛的现实需要,大量征调西北边兵驰援中原战场,使得关中地区兵力空虚;而此时处于极盛时期的吐蕃王朝勾结边境诸胡趁势内侵,京师的安全形势极为严峻.随后,唐中央为弥补关中军力不足的难题,从地方大量征调军队进行防秋.本文以明确的史料记述为依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防秋"兵力的来源、"防秋"兵力的规模进行动态考察,并探讨中原藩镇在"防秋"中的价值与局限.  相似文献   
9.
日本悍然发动侵华战争,冲击“一战”后形成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改变了亚太地区的政治格局。由于美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国家利益的侧重点的不同,因而实行不同的对华政策:或“不干涉主义”,或援华抗战,或扶蒋反共。实行这一政策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即:美国的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10.
从伏尔泰到亨廷顿——西方“文化形态史学”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德军 《唐都学刊》2007,23(6):93-96
"文化形态史学"是西方近代以来兴起的史学流派,习惯上人们认为"文化形态史学"兴起于斯宾格勒,汤因比是其集大成者。笔者认为首开世界文化形态研究之先河者当是法国启蒙运动的先驱伏尔泰,尽管在他的著作里既没有出现"文化形态史观"的概念,也看不到对此进行的诠释,他只是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运用"文化形态史观"进行历史学的撰述,他对于"文化形态史学"开创之功为其后的斯宾格勒、汤因比、亨廷顿诸家所继承。由于他们之间存在太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以宏观的视角分析问题,都关注西方文明的前途,均注重对文化、文明的研究,并将之作为历史研究的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