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心学与理学     
心理和理学这两个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是并不一定要明确地加以区别和使用的。本来,“心”一词也好,“理”一词也好,都经常在多层含义上被使用,所以把“心学”和“理学”设定为两个具有对立关系的概念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王阳明说:“夫圣人之学,心学也。学以求尽其心而已。”[1]就连这样给理学路线当头棒喝的王阳明也被其后继者称为“理学”,可见其使用方法是模糊的。以此为背景,中国的学者或者以为“心学”和“理学”应该加以区别,或者以为“心学”与“理学”不过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已,为此而煞费了种种苦心。作为其中一例,请…  相似文献   
2.
黄宗羲参照晚明诸家之说,认为“有明之学,至白沙始入精微,至阳明而后大”,由此将“白沙——阳明”思想路线确定为明代思想史的主流。但是,在白沙的高足弟子中有一位湛甘泉,甘泉与阳明是亲密的朋友。尽管如此,“白沙——甘泉”路线却逐渐衰微,并被“白沙——阳明”路线所压倒。究其原因,是因为甘泉渐浙向朱子学妥协,而阳明则与朱子学针锋相对,确保了心的自由。白沙所谓的自然,被阳明的良知说所吸取,并强化了“转处自在,无住着处”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当把儒教的基本精神作为孔子思想及其发展,并与其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时候,儒教被理解为人伦情意主义。因此,它可以说也是一种神秘主义,但与哲学的神秘主义和宗教的神秘主义不同,它以理智学识为根本。儒教追求技艺的磨炼,这与在心中寻求技的终极的艺能神秘主义相类似。儒教神秘主义有其自身的特点及其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4.
1989年4月5日至7日,近百位中外研究阳明学的专家和学者在出席绍兴王阳明墓揭碑仪式后,聚会在王阳明的出生地浙江余姚,参加了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与余姚市政府联合主办的阳明学国际研讨会。浙江省社会科学院院长王凤贤研究员主持会议并致开幕词,杭州大学校长沈善洪教授致闭幕词。东道主余姚市政府顾问章亦平先生到会讲了话。大会安排演讲的有上海中西哲学与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席、华东师范大学冯契教授,日本九州大学冈田武彦名誉教授,美国中国哲学学会副会长、夏威夷大学郑学礼教授,日本国士馆大学志贺一郎教授,浙江大学陈俊民教授,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黄宣民研究员,日本九州大学福田殖教授,日本三松学舍大学疋田启佑教授,宁波大学裘克安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李志林副教授,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方尔加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杨国荣博士,以及余姚市乡贤研究会诸焕灿、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滕复、钱明、董平等人。这些演讲与论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内外学术界关于王阳明思想研究的近期认识与研究成果,对进一步重新检讨和估价王阳明思想的历史与现实之地位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本刊这期扩大版面,选登部分与会学者的演讲和海外学者的论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