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综合类   5篇
  2016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亡灵忆往是唐宋传奇作家采取的一种独特的观照历史的叙事模式。真实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以鬼神的面貌出现,充当着历史当事人和讲述人的角色。通过生人和亡灵的对话,用零距离叙事切入历史,对历史作出评价和批判,探寻治乱之道,并展开历史抒情,表达伤时怀古的兴亡盛衰之感、身世家国之感。作家的历史目光主要投向乱世,投向妇女,尤其是后妃宫人等,表达了对她们的和王朝命运紧密相连的个人悲剧命运的深切关怀。  相似文献   
2.
中国小说史上战国至六朝时期的早期小说观念,并不是一个文学性文体概念,甚至也不是一个纯粹的文体概念,只能说是一个准文体概念.它只是一般地揭示了“小说”、“道听途说”、“丛残小语”的特性,而缺乏对文体要素的明确规定.早期小说的功能观表现为伦理功能、政治功能、知识功能和娱乐审美功能四个方面.科学界定小说概念,应遵循四个原则,即叙事原则、虚构原则、形象原则和体制原则.  相似文献   
3.
小说的起源与小说独立文体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小说的起源和形成,可以概括为这样一个小说发生学模式,即故事-史书-小说.从叙事意义上说小说起源于故事,而从小说的孕育母体上看也可以说小说起源于史书.从早期小说的类型、题材来分析,作为小说叙事源头的故事大体可以概括为五大类,即神话传说、地理博物传说、宗教迷信故事、历史遗闻、人物逸事.从故事到小说,中间存在着史书这一过渡环节,这是和史书的分化密切相关的.故事向小说独立文体的过渡,存在于史书的分流过程中,当史书分离出一种合乎小说文体的独立文本时,那便意味着小说的诞生.  相似文献   
4.
汉魏六朝志怪小说中有一些以亭为背景的故事,形成一种特殊的亭结构叙事模式。亭结构基本上具备三个要素:亭、人(宿客)、鬼(包括精怪)。主要有两种类型:女鬼报冤和人鬼较量。事故事根植于汉代亭制度,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文化信息,表现出鲜明的正邪观念,并呈现出恐怖神秘以及幽默诙谐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痴人说梦梦方幽──读《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李剑国“我的爱,我的思,我的心,我的魂,都凝结在我以痴狂的热力设计建造的这个研究梦文学(梦文化)的梦里了。”─—傅正谷先生在其新著《中国梦文学史(先秦两汉部分)哟自序中如是说。于是我想到一句成语正好...  相似文献   
6.
"禹步"考论     
李剑国  张玉莲 《求是学刊》2006,33(5):93-100
禹步系春秋战国巫觋依据大禹传说而创造,是模拟禹偏枯“步不相过”的一种巫步,包含着禹铸鼎象物禁御百物的巫术意义。后来纳入道教法术系统,成为道教重要法术。其步法由“禹步三”到“三步九迹”、“步罡踏斗”,经历了许多变化,呈现出规范化和复杂化的倾向。禹步功能主要有消灾去病、驱除鬼魅、禁御毒蛇猛兽、致雨等。实际上,禹步不具备独立效力,只是巫术和法术操作程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瞿佑续考     
本文根据瞿佑及其友人的著述和明人笔记方志等书中的记载,对瞿佑的生卒年、人仕前的经历、著述及其亲族等项,予以考证。考定其生年当是元至正七年(公元1347),卒年应在明宣德八年(1433),更正了以往几成定论的传统说法。并对往佑入仕以前避乱、读书、文学创作、支游、应试及恋爱婚姻状况作出描述。关于碧佑著述,作者列出四十你种,对其中的《香台集》、《剪灯录》、《馀清曲谱》等九种著作加以特别讨论。此外,还考证了瞿佑亲族─—叔祖瞿士衡及祖姑、子侄等。  相似文献   
8.
“服妖”观念是古代阴阳五行学说和灾异学说的产物,而“服妖”现象中又蕴藏着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的丰富内容,唐代以前“服妖”现象与服饰流行、儒家礼仪规范以及民俗禁忌观念之间都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从整体上、本质上看,唐人小说属于士人文学,明显有别于通俗小说。唐代士人深受传统史学的影响,通常视小说为"史官末事",着意搜罗"史官残事"。正如我常说的,唐代小说家具有历史家意识,唐人小说具有史学品格。不仅许多小说家自觉担负起"拾遗补阙"的史家任务——这从诸如《逸史》《阙史》《史遗》《国史补》之类的书名上就看得出来,即便是在想象和虚构中,也常出于史学修养的本能,追求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甚至史实的真实性,就是说,把虚幻的、传闻的事件  相似文献   
10.
“黄粱梦”出自唐代著名传奇作家沈既济的名作《枕中记》,约作于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被贬官期间。就各方面影响来看,堪称千古一梦。《枕中记》今传《太平广记》和《文苑英华》二本,异文中值得特别提出的是黍与黄粱之别,后者便于在诗词用典中遣词造句,因此最为流行。《枕中记》的基本思想是人生如梦,这是古人基于人生经验形成的一种人生况味和哲理思考,这一思想导源于道家。《枕中记》脱胎于《搜神记》和《幽明录》中的焦湖庙柏枕故事,作者大大扩展了思想内涵,表现出士人对现实政治的怀疑、失望乃至批判,对追逐功名富贵的自我否定。但大梦难觉,说到底所谓人生如梦只是失意者的失落、迷惘、无奈。由于黄粱梦的巨大影响,古人在邯郸附近附会出卢生入梦之地黄粱店,并建吕翁祠,古来题咏极多。而在八仙信仰普遍流行的背景下,将吕翁附会为吕洞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