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1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33篇
理论方法论   26篇
综合类   14篇
社会学   22篇
统计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 ,中国企业组织的变化正在从两个方面深入展开 :一方面是体制转轨 ,包括产权结构的变革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建设 ;另一方面是组织方式转型 ,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企业组织的网络化趋势。这两个方面的变化是密切相连的。有两个重要因素影响了企业组织网络化趋势的产生 :一是随着国有企业保障体制的社会化和后勤服务的市场化 ,国家的社会治理方式开始发生了基础社会治理权力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 ,原有的企业单位化组织发生解体、变异或重构 ,原有的科层等级化企业组织必须与市场网络衔接 ,才…  相似文献   
2.
应德意志研究联合会、英国学术院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忍之同志率领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张文武、外事局局长姜汉章、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罗肇鸿、社会学研究所副所长李培林、外事局欧洲处曾东等同志于1993年10月20日—11月10日,对德国、英国、瑞典进行了为期三周的考察和访问。这次考察的主要项目是欧洲社会保障体系在社会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经济、社会改革整体部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妨碍诸多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推进、妨碍国有大中型企业经  相似文献   
3.
<正> 一、动力:从比较利益的低谷启动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而且是从农村相对来说最为贫困的地区启动,这决不是历史的随意性。 从产业部门来看,农业是比较利益的洼地,而贫困地区则是洼地中的低谷。改革前的几十年,中国的经济发展采取了优先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的战略。从不同时期来看,农业部门的增长对国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是不断下降的,如1953—1957年为20.2%,1966—1978年则下降到8.7%,农业部门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也相应地从1953年的52.8%下降到1978年的32.8%。如果说这种趋势是工业化的必然结果,那么以工农业产品的不平等交换为代价提供的工业资金的高积累则是一种制度安排。据国家计委有关研究人员的计算,工农业产品交换的价格“剪刀差”的绝对量自1952年以来长期呈上升趋势,除1959年和1960年两个特殊年度外,在1963年以前的十多年中,剪刀差的绝对量保持在100多亿元以下,此后到1977年这段  相似文献   
4.
2005年,中国宏观经济社会形势继续保持2003年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呈现高增长、低通胀、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特点。从经济增长9.3%左右、通货膨胀率控制在约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城乡居民收入都有较大幅度增长等宏观指标来看,当前的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经济转轨时期,部分国企高管腐败问题凸显,成为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面临的严峻挑战。导致国企高管腐败的诱发因素是多方面的,重点可以从放权改革与内部人控制、政企关系与高管任命制、公司治理结构及内外部监督制衡机制、高管个人的主观认知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理解。解决国企高管腐败问题,应从理顺产权关系依法监管、健全有效制衡的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内外部监督机制等方面入手,积极推进预防和惩治国企高管腐败体系建设,推动制度建设与道德教育的有效融合,发挥立体防御的功能,达到既能抑制高管的腐败动机又能消除腐败的机会,力争从源头上遏制国企高管腐败。  相似文献   
6.
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随着社会的正常运行 ,我们已越来越需要有一个健全的社会支持网络去帮助那些弱势群体 ,尤其是随着单位体制的变化 ,社会生活支持网络一下子出现了从单位到社区的转变 ,并成为了中国社会结构变迁的一种趋势。即从单位保障到社会保障、从单位“办社会”到社区自治组织、从社会生活依赖单位到依靠社区等的转变。尽管这种转变已是大势所趋 ,但我们认为这种转变应有两个重要前提值得注意 :一是新的社区支持网络要坚持用法律和契约来规范不同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 ,充分运用不同于政府干预和市场调节的社会整合力量 ,防止社区成为新的单位 ;二是要降低社区支持网络运行成本的约束 ,这是社区在支持功能上替代单位组织的一个根本理由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   总被引:52,自引:0,他引:52  
中国在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大量从农业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民工,通过推动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为中国的市场化转型和现代化发挥了重要而特有的作用。本文基于对2006年在中国28个省市区进行的大规模问卷调查资料的分析,发现农民工的收入地位更多地是由教育、工作技能等获得性因素决定的,而不是身份歧视因素所决定的;同时还发现收入和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农民工,却意外地具有比较积极的社会态度。影响农民工态度和行为的因素,更重要的可能不是社会横向利益比较,而是自身的纵向利益比较,因而更显著地遵循历史决定逻辑,而不是经济决定逻辑。  相似文献   
8.
高度重视人均GDP 1000~3000美元关键阶段的稳定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引起各方面的热烈讨论,理论界及国家相关部门也在为落实这一重大战略构想而努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近期引起普遍关注的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息息相关。因此《学习与探索》就科学发展观问题组织进一步的讨论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它所体现的是中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首先,它是关于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是硬道理,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经济的长足发展,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一切都无从谈起,这是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的,也是为实践所证明的。所以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其次,经济发展的目的应当是非常明确的,那就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是强调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所强调的实际上就是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包括发展过程中的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经济与社会、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人与自然、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等等,以保持经济  相似文献   
9.
当前,在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方面,有很多紧迫的工作要做,但最紧迫的,我认为是把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扩展到广大农民,建立起一个完整的、能够基本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长期制约中国社会发展的七大因素李培林资源成为约束发展的瓶颈从总量上看,我国是一个资源大国,按自然资源总量的综合排序,我国居世界第4位。其中矿产资源探明储量潜在价值居世界第3位;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分别居世界第1、2、3位;石油资源居世界第8位;耕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