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23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一九八○年,作家刘绍棠在吉林、河北、湖北等地的参观访问中,都大声疾呼创作“乡土文学”.在一九八一年《北京文学》等一期上他又发表《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一文,“响亮地提出建立北京的乡土文学的主张”,号召北京地区的文学评论家“应当重视北京文学创作中的农产品”.他说:“我说了很多话,其中一大话题,就是对世界,我们要建立中国的国土文学;在国内,我们要建立各地的乡土文学.我们必须在文学创作中,保持和发扬我们的中国气派与地方特色.各国之间,各地之间,文学创作可以互  相似文献   
2.
秦海波  李玉昆 《社会工作》2023,(1):52-71+107-108
本文基于2010-2019年28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以广东省“双百计划”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合成控制法实证检验乡镇(街道)社工站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乡镇(街道)社工站对广东省乡村振兴发展指数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表明社工站建设能够有效地助力乡村振兴,且这一结论具有稳健性,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实践路径。然而,广东省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追求社会工作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应结合本地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探索,加快完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的相关配套政策和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