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7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思维是指与现代实践相适应的科学的思维方式。现代思维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这一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为了完成这项任务,需要有日益科学的现代思维方式作为指导人们完成任务的方法和工具。掌握现代思维方式,对于从事“四化”建设的我国人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从事这一事业的各级领导者更是迫切需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有没有与现代化事业相适应的科学思维方式,同我们事业的兴衰成败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2.
在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约公元前273~前232年)统治时期,佛教从恒河中下游地区传播到印度各地,并不断向周围国家传播。佛教作为东方发展在前列的一种高雅文化,于西汉末、东、汉初逐渐传入中国。印度佛教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历程,大致  相似文献   
3.
溝口雄三教授是当代日本研究中国哲学的著名学者?蹲魑椒ǖ闹泄?东京大学出版会,1989年初版,1990年再版)是在《中国前近代思想的曲折和展开》、《儒教史》等论著基础上的又一部力作。全书由三编十章构成。第一编(共四章)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史的反思。作者  相似文献   
4.
张立文,1935年出生,浙江温州人。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东方文化书院院长、中国文化书院导师、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兼学术委员。 他自幼好学聪颖,196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党史系,被分配到哲学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工作。在30年研究教学生涯中,勤奋耕耘,为促进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的学术思想和著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儒教、佛教、道教(或神道教)是东亚社会的三大基本宗教。在东亚社会的传播和演变进程中,这三大宗教既有冲突,又有融合。伴随着冲突—融合、融合—冲突的旋律,东亚三教最终走向和合。和合构成了东亚三教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主流。  相似文献   
6.
李甦平 《船山学刊》1987,(1):107-110
被梁启超誉为清初五大师之一的朱之瑜(字鲁璵、号舜水、浙江余姚人。1600——1682)是明末清初实学思潮史上的一位重要实学家和中日儒学交流史上的一位大师。朱之瑜的实学思想的基本特质是注重“实学”、“实理”、“实政”、“实功”、“实践”。这种思想,对日本江户时代的儒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政治思想上,朱之瑜继承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将其提高到改革社会的政治高度,赋予它具有民主性的“重民”,“利民”、“爱民”  相似文献   
7.
论文从气学角度,对中国大儒王夫之和韩国儒学者宋时烈的儒学思想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中韩气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由此揭示了中韩气学的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8.
韩元震是朝鲜朝时代的一位重要的性理学者。他与魏岩李柬的论辩,形成了韩国儒学史上继“四七论辩”之后的又一次著名论辩即“湖洛论争”。在“湖洛论争”中,韩元震提出的“未发心体有善恶”和“性三层”说的观点,对其后的性理学者产生了一定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9.
儒学与日本     
儒学是东方思想的主流之一,是华夏文化的基干。在中国两千多年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不论政治思想、教育宗旨,还是社会制度、人伦道德,都以儒学为最高原则。秦汉以后,高度发达的儒学影响四周的邻国,儒学本身亦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成为东方文化的代表。  相似文献   
10.
道教是中国的民族宗教,它诞生在黄土地上,被中国传统文化的乳汁养育而成。因而,道教思想浸润于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社会政治、科学技术、民风习俗诸方面,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富有华夏特征的民族宗教文化。神道教是日本的民族宗教,是在日本民族固有信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精神文化。神道教已有2000多年的发展史,其间受到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但它作为日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与日本民族的社会历史演进息息相关。道教与神道教都属民族宗教,它们不仅代表和反映了两个民族不同的精神世界,而且对中、日民族历史的发展所起的作用也不同。笔者以为这一问题可以通过“道”与“神道”范畴的比较,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