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6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4篇
  2005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由农村到城市,由沿海到内地,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逐步展开。它向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提出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近些年来,人们常说,过去我们在经济体制上从苏联照搬了一套经济模式。我认为,我们同时也照搬了一套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范式;甚至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我们正是通过这套理范论式,才把苏联五十年代的经济体制模式移植到中国的经济现实中来的。究竟应该怎样从整体上看待和估价这个问题,有必要做点历史的回顾。纵观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实践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史,会发现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这就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资本主义部分是已成熟的现实的经济对象的理论反映;是现实经济运动  相似文献   
2.
本文拟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关生产力问题的论述,对生产力概念以及在生产力概念认识上的一些较为流行的观点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以聆取教正。生产力的质的规定性:是作为物质实体的物质生产要素,还是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社会生产机体。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曾经多次使用过这个概念,并赋予它十分明确的含义。笔者认为,在经济科学的研究中,应当给予这个概念以更加足够的重视。在此,谈一点个人的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 一些年来,围绕着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理论界不断开展了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方式和所有制诸经济科学的基本范畴的讨论。本文试从政治经济学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些范畴谈一点自己不成熟的看法。错误的地方,希望能得到批评指正。一、人类社会的经济生活形成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第  相似文献   
5.
<正> 山东省《资本论》研究会1983年年会于去年12月1日至3日在济南举行.参加会议的代表75人,提交论文23篇.会议还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卫兴华同志和中共中央党校的刘炳瑛同志作了专题学术报告.这次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会上不少同志结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论述和设想,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的特点,并探讨了二者的相互关系.2.关于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不少同志认  相似文献   
6.
比较经济体制是处在变革的艰苦过程中的一门古老的学科.这一学科的显著特点是,它把经济体制及其制度放在分析的中心并使它能够被分析.相反,经济学的其他大部分学科或者全然忽视对体制的考虑,或者从一个特定的基础出发,设定一个特别的制度框架.由于比较经济体制集中把经济体制作为一个可变的对象来分析并比较可选择的体制,就使得它成为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正如简·丁伯根在1954年所指出:"比  相似文献   
7.
<正>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而广泛的经济体制改革。这场改革,是一项艰巨而浩大的社会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各个方面,也提出了许多重大的理论问题需要理论界去研究和探讨。在经济体制改革实践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中,所有制与经营方式问题又是其中的枢纽点。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对于正确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性质、目的、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任务,对于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体制模式的选择,以及对于把《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所勾画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设想付诸实施亦即在实践中系统而又具体地进行各项改革,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8.
拙文《对于建立劳动者个人实所有制的初步构想》(以下简称《构想》)发表后,收到了一些不同意见。朱开悉同志在《经济研究》1987年第3期发表了商榷文章。佐牧同志亦在《经济研究》1987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商榷意见。本来,在出国前,我还曾打算就实行劳动者个人实所有制的改革思路的实施问题谈一点想法,但未及写出来。读了佐文和朱文后,更引起了我对这些问题的深思。可是,一年来紧张的留学生活,使我实在无暇顾及这些问题。现趁澳暑假之际,把这些想法整理出来归纳为十个问题。有些问题是对佐牧和朱开悉二同志的商榷意见的答复,有些是在这里新提出来的,以期能够进一步收到批评意见。  相似文献   
9.
<正> 建立起有宏观调控的市场运行机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首要的目标函数。可是,怎样才能建立起完备的市场体系并相应地形成顺畅的市场运行机制? 现在,不少同志认为,完备的市场体系应该包括消费资料市场、生产资料市场、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市场。这固然不错。然而,是否在我们已经有了消费资料市场的条件下,只要我们放开生产资料价格并让其自由流通,相应地进行金融体制改革,并让劳动力自由流动,就能形成完备的市场体系呢?我们认为并不尽然。要形成完备的市场体系,必须有一个首要条  相似文献   
10.
所有制问题,是经济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老大难问题。在我国正在稳步、扎实地进行经济改革的今天,研究和探讨这个问题,不仅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建设和发展来说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而且对于为当前我国的经济改革探索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以建造和完善新的符合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经济体制模式和运行机制来说,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