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0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租赁消费是指人们为了满足某种消费需要,按协议规定向出租方承租某种物品并支付一定量的租金的消费形式.随着我国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和健全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诸如汽车、电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历史时期,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战略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它们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们的根本动力在于人民群众利益需求的发展变迁.以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主线,就会抓住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本规律.本文通过分析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利益根源,对今后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四点规律性启示.  相似文献   
3.
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不仅成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种有效手段,而且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我们党必须主动地顺应信息化潮流,充分认清互联网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中的地位,注重发挥其积极作用, 努力抑制其消极影响,使互联网成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  相似文献   
4.
“劳动危机”作为伴随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而来的一个新名词,主要指由于新产业革命的全球化发展而导致的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进而引起的一时难以好转的失业问题,是结构性失业的一种表现形式。 劳动危机作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一种特定现象,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都是要面临的问题。因为即将到来的劳动危机是工业社会向信息社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科学的意识形态,这是它与以往一切旧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现实中一些学术文献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科学性”的把握上存在着一些片面性或者误区,影响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形象和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同。因此,要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就必须从其产生的社会基础、无产阶级的阶级属性以及其自身的“历史生命力”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6.
在新旧体制转型的过程中,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结构的调整,人民内部矛盾呈现出矛盾主体多元化、矛盾内容多样化、矛盾影响复杂化及矛盾程度激烈化的特点。我们应在对矛盾特点的变迁分析基础上探究产生矛盾的原因及解决矛盾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李英田 《领导文萃》2008,(18):38-40
实践中,我们大都遇到过所谓的“敏感问题”。“敏感问题”是一个模糊概念,虽然没有明确的界定和清晰的边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敏感问题背后往往是利益问题,一旦被触及,容易引起特定的人或群体较为激烈的反应。除了个人敏感问题和国际交往中的敏感问题之外,大量存在于我们政治生活中而且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公共权力部门的敏感问题。  相似文献   
8.
政治社会化与思想政治工作在本质和功能上具有一致性,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实现形式。政治社会化理论有许多合理内核,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改革创新,有着重要借鉴意义。本文分别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机制、内容、方法和队伍创新入手,对政治社会化理论的这些合理内核进行逐一阐明,希望以另一个角度获得对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忧患意识始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推动着人类自身的前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从忧患意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起源和发展变化入手,把人们的忧患意识分为自然忧患意识、人自身忧患意识和社会忧患意识,并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忧患意识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特别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绝不能没有忧患意识,要始终保持对自然的忧患意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始终保持对人自身的忧患意识,不断加强学习和修养;始终保持对社会和国家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  相似文献   
10.
误区之一:认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于一个政党来说,在其执政之前,无不为获取执政地位而奋斗。如此,执政好像就是目的和目标,其实并不尽然。执政党在获取执政地位之后,其一切执政活动,都是为实现其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服务的,都是为了实现其根本的价值追求。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执政为民,而不是执政本身。今天我们把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作为一项根本性任务,从根本上讲,我们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要提高代表人民利益的能力,更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误区之二:认为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