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3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20年来的中国当代小说创作,相较建国后“文革”前的17年时期,变化之大如同霄壤。其间一个重大变化是小说创作流派现象醒目而实在。以出版为例,各种具有流派性质的小说丛书就不少。如时代文艺出版社80年代末曾推出一套“新时期流派小说精选丛书”,内有“民族文化派小说”、“结构主义小说”、“意识流小说”等。中国华侨出版社90年代中期则推出“新生代小说系列”,收有张文、何顿、毕飞宇、鲁羊、徐坤等八位青年小说家的集子。以评论界较流行的提法来看,“先锋派小说”、“新写实小说”、“新生代小说”的流派特征是较显著了。若再细…  相似文献   
2.
中国市民生态在当代文学的审美实践中占重要一席,当代小说对市民生态的情理投注首先表现在审美客体的确定与规范上。对“市民阶层”包容性、开放性的确立,显示了当代文学观念的历时性的变化与更新。从创作倾向来看,当代小说对市民生态的情理投注,更显示为“温情的吟咏”、“冷峻的审视”。前者主要表现在对市民生态中某些具有普遍性的可敬可亲的生态选择的赞扬,后者主要是对市民生态中所存缺憾的审视与批判,二者往往呈现为情感复杂的交织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小说情节景观色彩缤纷,情节结构是多样化的,这是我国小说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结合具体作品,认为新时期小说存在着6种类型的情节结构:(1)因果分明的转换现实;(2)天马行空的心理世界;(3)形而上的象征画面;(4)仿真求实的实录风景;(5)调侃性的人生戏剧;(6)“散文化”的故事。  相似文献   
4.
恐怕很难否认这样的事实:迄今研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对其基本原则、规范、手段与步骤作形而上的理论概括是益见艰难了。近几年国内文艺理论界于此的众说纷纭即可印证。如果说这或许意味着开放时期理论的活跃而允许人们作出多种评价,那么同时却也说明古老而又常新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演变得更为复杂了。我想人们于此研究的困难,除了理论观念需作某些调整更新,主要还源于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是从宏观上审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离不开寄寓拓引它的特定文艺思潮和流派,诸如  相似文献   
5.
李运抟 《学习与探索》2002,1(1):107-112
文学批判性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品格。从中国当代文学的时代发展看 ,新时期文学的批判意识开始具有独立性 ,批判性也最突出。按照批判所指和具体内容 ,则有三种批判即政治批判、现实批判和文化批判最为重要。它们互有联系但各有侧重 ,代表了新时期文学批判的主要方向和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6.
项目融资动态担保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对已有文献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三类银行在项目融资中面临的关键风险,根据某银行3年建设项目贷款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理论拟合、建立了项目融资动态担保模型.以江苏某污水处理厂项目融资的资料为例,应用模型计算出银行调整担保金的多少,随时保障银行贷款安全.  相似文献   
7.
乡土小说创作已成为新世纪文学的重要构成和底层叙事的标志。面向乡村与面对城市的两种乡土书写都表现了醒目的批判性:前者对乡土社会封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揭示显示了鲜明的现代意识;后者则对城市表现了集体性反感,其批判主要指向城市道德。综合审视就会发现其间有个矛盾:面向乡村时能显示现代批判,面对城市时却表现了留恋乡土、回归传统的意识。对象转换后出现的这种思想矛盾,蕴涵着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和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契柯夫的著名短作《变色龙》的主人公奥楚蔑洛夫对权责者阿谀奉承,奴性十足;对弱小者飞扬跋扈,霸性十足。这两种截然相反的品性于奥楚蔑洛夫身上可以随时快速转换,业已成为一神心理结构。无独有偶,另一个著名艺术形象即鲁迅塑造的阿Q,亦患有这种“变色龙”病症。阿Q每每挨了赵太爷和假洋鬼子之类权势者的打后,总要以“儿子打老子”的精神胜利法来掩盖对实际反抗的逃遁与消解。然而在小尼姑和小D这等弱小者面前,阿Q不但神气活现且蛮横霸道,捏脸蛋打嘴巴,很威风的。这种可恶又可悲的既权又霸,正是鲁迅先生曾严厉斥责过的;“可惜…  相似文献   
9.
萧红,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成就卓越的女作家,曾以其风格独具的小说作品独步于中国现代文坛。除了小说散文,萧红还创作了为数不多的诗歌,这些诗歌很少引起研究者的注意。将萧红的诗歌纳入中国现代新诗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通过与冰心、湖畔诗派及林徽因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萧红诗歌所具有的独特艺术魅力:它们是萧红基于切身体验与挚诚的生命感受之上的心的诗、心的歌,是她自身性格、情感、经历的忠实记录,自然流露,具有洗尽铅华的自然本色之美。  相似文献   
10.
评论界通常认为渲染底层道德优胜是新世纪底层叙事根本道德倾向。事实上描述底层道德失败也是底层叙事的重要内容。两种道德倾向都有现实依据,都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但需要注意的是它们都有"文以载道"性质:即强化某种道德倾向实际隐含着不同"言外之意",都是经由道德现象而指向特定社会和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