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1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统计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李连芬 《创新》2016,(4):112-120
在新经济常态背景下,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我国财政支出将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发展养老产业将成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必然选择。养老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减轻政府负担,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促进产业调整,缓解就业压力。我国的养老市场规模庞大,并且供不应求,政府高度关注养老产业,为我国大力发展养老产业提供了可行性。但是,尽管目前"保险系""央企系""房企系"等社会资本已经注入,养老产业仍然存在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力度不足,缺乏专业人才,相关产业整合难度大,国民养老观念落后等问题。因此,我国应尽快完善相关政策以加强引导和扶持的力度,积极调动社会资源使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养老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快转变养老观念。  相似文献   
2.
刘德伟  李连芬 《创新》2011,(1):63-67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通过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它们共同铸就了我国通往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3.
产业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国际金融危机进一步凸显我国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同时也为我国改变经济增长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契机.通过考察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产业政策的低碳经济指向,认为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旨在保增长的基础上调结构,实现传统产业低碳化;培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变换经济增长的产业重心,实现主导产业低碳化.它们共同铸就了我国通往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Bayes估计理论的洪水水位概率变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Bayes估计理论,研究洪水水位概率变点问题,给出一个确定变点存在的判断方法,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李连芬  刘德伟 《创新》2010,4(5):38-41
1950~1960年代,福利国家在西欧和北欧得到了充分地发展。其中,瑞典以其福利最广泛和最优厚而闻名于世,获得了"福利国家橱窗"的称号。1970年代后期,以瑞典为代表的福利国家出现了过度福利的问题,相继进入"福利国家危机时代"。经过一系列的改革,瑞典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国国情与瑞典不同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建立一个完全瑞典模式的社会保障体系,但是瑞典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于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超英  李连芬 《创新》2013,(3):54-59,127
土地是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配置方式和利用效率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不仅关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关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计。通过回顾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总结了我国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并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提出了我国土地制度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7.
刘德伟  李连芬 《创新》2015,9(1):81-85,91,127
随着国际分工进一步细化,国际生产组织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形成同一产品由不同国家的企业共同参与完成的全球化生产体系。为了解释这一现象,相关学者提出了"价值链分割""国际生产网络"等多种概念。其中,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更为丰富,被大量学者接受和采用。对国际生产网络的概念脉络进行系统梳理,以助及便于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次界定了国际生产网络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指标体系及其测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投入和产出两方面入手,构建西部地区教育公共产品均等化的评价指标体系,进而对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行衡量,并对东、中、西部地区教育均等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2000~2006年西部地区教育公共服务存在不均等的现象,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引致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不足,西部地区公共服务成本偏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为此,应不断建立健全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合理配置教育公共服务资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