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人权主流化是国际人权运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新的趋势,并与中国政府倡导的"科学发展现"相契合.从中国政府发表第一个人权白皮书,到"人权入宪",再到制定和实施首个<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人权主流化在中国取得了重要成就.但是,当前中国的人权主流化也还面临着在立法和决策中细化和深化人权内容、探索建立国家人权机构的可行性、建设新的人权观和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的挑战等问题.在推动人权主流化的过程中,政府将承担主导性的责任,法治进程将产生关键性影响,社会文化领城的进步还有待长期不懈的努力.人权主流化可以提供新的工作维度和视角,但并不排斥跨学科、多视角地考察和分析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做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巴黎协定》是这一承诺的基础。从国际法的角度看,“双碳”目标的提出既是基于国际条约的法律行为,也是国际法上一国的单方面行为。关于该目标的具体内容、措施及其实施,《巴黎协定》并未过多干预,主要是由国家在自主自愿的基础上提出,并且主要依靠国内的努力来实现。联合国框架下的国际人权法及其实施机制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法及其实施机制有类似的性质和特点,可以通过两者的比较获得启示,即要在尊重各国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基础上,主要依靠各国国内的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相似文献   
3.
基于科研管理实践的思考,作者分析了后期资助制度的含义、特点和诸多功能,进而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尤其应当重视后期资助制度,它是课题制的重要的补充,而且适合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规律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逻辑框架法是国际通行的项目设计、计划和评价的方法。它将几个内容相关、必须同步考虑的动态因素组合起来,通过分析其间的逻辑关系,实现对项目和课题的指导、管理、监督和评价的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借鉴逻辑框架法,在哲学社会科学的课题管理中,要转变对课题仅为产生作品服务的认识,提高立项论证的科学性,加强监督评价机制,实现课题影响最大化。逻辑框架法的借鉴有利于哲学社会科学科研管理制度创新,但逻辑框架法的课题管理亦有局限性需要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5.
文章界定了学术不端行为并做出分类,认为学术不端行为由主体、不端行为和过错构成,认定学术不端行为需要解决认定学术不端行为的组织问题和程序问题。文章建议设立国家学术不端监督惩戒委员会、科研资金资助机构学术不端监督惩戒委员会、学术单位学术不端监督惩戒委员会等为一体的学术不端监督惩戒组织体系,完善学术不端行为的调查程序,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各种责任通过立法予以统一,从而完善学术不端行为监督惩戒机制,重建学术诚信。  相似文献   
6.
人权教育不仅仅关注人权规则和标准的讨论和学习,更应关注人权的道义理念和人文价值。人权法既是一门法律技术,更是一系列承载了诸多理念、价值和文化内涵的原则和规则的整体。  相似文献   
7.
人权问题常成为国际追逃过程中遣返、引渡工作的障碍。美洲人权法院审理的中国公民黄海勇诉秘鲁案典型地反映了中国对外追逃工作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在此案的审理过程中,中国专家证人通过提供书面证词和出庭作证,协助秘鲁政府应诉,成功反驳了原告方的相关主张。2015年6月,法院判决由于不存在死刑和酷刑风险,秘鲁政府可以将黄海勇引渡回中国。这是美洲人权法院关于引渡框架下国家保障人权义务的首个案例,对于接受法院管辖的国家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对欧洲人权法院等区域性人权司法机构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具有一种启示作用。作为既有案例,美洲人权法院在此案中总结和运用的法理在国际法和国内法上都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