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22篇
综合类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日本与西方大国之间围绕着中国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与斗争,在处理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问题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一时期,美国和以英法为首的国际机构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制约着日本对华政策的实行?日本在推行既定对华政策时,又是如何评估和对待来自国际上的压力?这种压力对日本决策有什么影响?本文通过对九·一八事变各个不同阶段的具体分析,力求解  相似文献   
2.
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目前中日关系的态势,可以称之为“对等不平衡”。所谓对等,或者不对等,是指两国之间的综合实力对比。所谓平衡,或者不平衡,则是指两国关系所处的现实状态。如果双方不愿、或者无力改变由实力对比造成的客观局面,从而使这种现实成为两国交往的实际基础和前提,这种状态谓之平衡;反之,则为不平衡。拿这一标准去衡量中日关系的历史,可以归纳成三种状态,即:不对等平衡——对等不平衡——对等平衡。第一种状态可概括历史上的中日关系。即一方面,两国之间的实力对比相差悬殊,而另一方面,处于劣势的一方无力改变由此造成的客观形势,不得不以此为前提来处理两国关系,从而形成了一种畸形的平衡状态。这里面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国强大,日本师从。如在日本的邪马台国时代至隋唐时代,日本统治集团为稳定国内局势,全方位、大规模地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甘冒风涛险阻,一次次派遣大型使团和留学生前来中国,其学习的积极性实属罕见。这期间,也发生了日本不甘居下位、向中国提出挑战的事情,比如在精神层面,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在给中国隋朝皇帝的国书中,刻意使用“东天皇敬白西皇帝”的表述方式,力争与中国“对等”;在实力方面,公元七世纪,为在朝鲜半岛获取势力范围,不惜与中国刀兵相见。但是决定这些挑战最终结果的,还是实力。中日之间相差悬殊的实力对比,使日本不得不老老实实地接受现实,在这一前提下维持了几个世纪的交往。  相似文献   
3.
授勋与参拜     
每当听到日本政府要员又去参拜靖国神社 ,就会联想到近30年前日本内阁做出的一项决定。那是 1 96 4年 1月 7日 ,日本内阁会议决定 ,继续对二战中的战殁者 (即死于战场者 )进行授衔和授勋 :对在战时已经履行了部分授衔、授勋手续的约 1 0 0万名战殁者继续履行未完手续 ,同时“对在功绩上与这些人没有多少差异的约 1 0 0万名战殁者 ,也予以授勋”。决定还列举了这样做的理由 ,其中提到 :“如果搁置起来 ,不仅对遵从国家的命令而献出生命的战殁者之灵非礼 ,而且还违背国家的道义。”根据这一决定 ,包括许多在侵略战争中罪恶累累的高级军官在内…  相似文献   
4.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真正繁荣与强大 ,不仅需要高度发达的自然科学 ,同时也需要高度发达的哲学社会科学 ;不仅需要抓好物质文明建设 ,同样也要搞好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两者间的关系 ,恰如先哲所言“质”与“文”的关系。“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只有两个方面兼备才能算得上完美。正所谓“文犹质也 ,质犹文也” ,文与质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同等重要 ,缺一不可。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是推动当代社会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 ,尤其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 2 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 ,我国自然科学及作为其主要实现形式的物质文明已经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它必然要求哲学社会科学及作为其主要表现形式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也取得辉煌的业绩。 2 0 0 1年江泽民同志在半年之内连续三次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大力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2 0 0 4年 1月 5日中央又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正是上述要求的具体体现 ,同时也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实现更大发展的重要契机。为深入学习、贯彻《意见》 ,我刊邀请部分著名专家学者和博士生导师等撰写了这组短文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今年是真理标准讨论30周年。30年前,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2008年5月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党校、光明日报社在北京联合召开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座谈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出席会议并做重要讲话。他强调,我们纪念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30周年,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刻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08年4月30日,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主义研究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举办了第五期“思想家论坛”,以纪念真理标准问题讨论30周年。本刊摘编论坛主要发言如下:  相似文献   
6.
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这次会议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科学情报事业取得的成就,展望未来前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对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的经验作了高度概括和全面总结。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  相似文献   
7.
集团文化心理与战后日本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文化的集团性特点几乎已为人们所公认。谈到这种文化特点与现代化的关系时,人们往往注意到战后日本企业内部的凝聚力、忠诚心、企业工会或社会生活中相互依赖的共同体意  相似文献   
8.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签订40年后,中日两国的实力对比和双边关系格局发生了新变化,双方进入战略博弈期。中日新型国家关系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双边关系更为复杂,有时甚至面临严峻的考验。二是双边关系一般不会超出"斗而不破"的底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双方应严格恪守四个政治文件,实现真正的平等互利双赢,这是中日新型国家关系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 ,实质上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移入为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 ,以西方政体模式为参照和手段 ,对自身传统的政权组织形式进行扬弃的过程。这是一个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发育成熟而逐渐进行的漫长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政治传统中不适应新的时代需求的成分被抛弃了 ,而有助于完成新的历史任务和确立新的经济基础的成分则积淀下来 ,成为新的上层建筑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成为反映新的政治体制特点的典型因素。日本近代民主制的建立过程表明 ,采取何种政权组织形式 ,最终要根据政权建设的根本任务来决定。在政权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之间并没有必然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中华日本学会和全国日本经济学会是中国研究日本问题的重要平台。长期以来,广大从事日本研究的专家学者通过这一平台,推出了大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有力地推动了中日两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相信本次会议的召开,也将为深入了解日本、促进两国关系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