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1篇
  202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1.
江雪莲 《学术研究》2002,4(7):49-52
本文从人口特别是我国人口的历史发展阐明当代人口伦理已经由多生、重数量的倾向转向节制、重质量的倾向 ,从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达到饱和极限的耕地开发、惊人的就业压力、人口老龄化高峰、经济发展的无形化解、人口素质的某种恶化趋势、独生子女问题、人口性别失衡八个方面 ,指出我国50余年来人口增长困境所决定的人口控制的迫切性 ,并讨论了我国人口调控的伦理政策五个方面的基本要求和个体道德自律的四个方面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科技急剧发展、经济贸易日益全球化、价值观念不断 碰撞和交融的21世纪,伦理道德作为社会发展机制设置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从而促使伦理学 研究突破伦理中心主义意识形态工具的界限,成为社会发展和个体选择不可缺少的方法论分 析的指示器。实践伦理学的蓬勃发展已经成为伦理学研究最具有生命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江雪莲 《探求》2002,(1):12-15
“七一”讲话作为建党80周年的重要文献 ,是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坚持理论创新而形成的科学体系。“七一”讲话在理论上的新发展、新贡献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 ,将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理论 ;第二 ,提出了“三个代表”的科学理论体系 ,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为“科技创新和科技体制创新”的思想 ,创造性地提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学说 ;第三 ,对党建学说做了新的发展 ,提出发展党的群众基础、判断先进性和吸收党员的标准 ;第四 ,首次在党的文献中提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在我国当代社会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4.
描述伦理学及其理论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伦理学是伦理学与其它相关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伦理学理论类型.因其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客观再现而得名,故又叫记述伦理学.与传统规范伦理学不同,描述伦理学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其标准,也不制定行为的准则和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作纯客观的经验描述和分析.换言之,描述伦理学的研究对象不是社会的道德价值和行为规范,而是社会的道德事  相似文献   
5.
一、中西义务概念的词源及其含义发展的比较考查就词源而言,西方最早的义务概念即古希腊语“Kathekonta”。它的原义是“担负”。善不应不为、恶不应不除的责任是人所应该担负的,后来“Kathekonta”所具有的“应当”之义与此相契。不过,这里的“应当”尚属一般意义上的原初伦理学概念,未得到充分展开。作为伦理学最基本范畴之一的道德上的“应当”,其具体内容体现于伦理学思想的诸范畴、概念之中。当然,“Kathekonta”作为一种“应当”,并不仅是“应当”本身,它还有自己的独特含义。它的“应当”含义是与“适宜”的含义相联系的。尽管尚未全面展  相似文献   
6.
以多学科视角综合探析中国家训文化源流,有助于系统和深入领悟、发掘其丰富内涵及其当代意义.借鉴人类学大小传统论,综合相关学科最新研究成果观之,中国家训文化在起源上有两个不同层次的传统:先于汉字、外于文字记录的非文字传统和由汉字记录的文字传统.非文字家训最初可表现为事关宗族大事的口头规训(如诵)或以物(如钟)代言、以行(如歌舞)代言的仪式.同时,当古代原始家庭发展到宗族-宗法制社会时,方有家训产生之需要和可能.从尧舜时期有关部落间的政治联姻和帝位传承等事关宗族大事的规训以及“五教”来看,中国家训文化可能萌芽于尧舜时期.中国文献家训在其源头上同样具有多样性,迄今已知最早的具有“家族相似性”的商周皇家家训群,包括政事(令)训、传宝遗训和子弟训(诫)三类,分别以《盘庚上》、《保训》和《诫伯禽书》为代表.此后,因循“训”和“诫”的思路,中国家训文化向更广大的亲缘组织和生活领域拓展,其名称、种类和内容、形式日益多样化,其社会化、平民化和职业化特征日益凸显,并传播到海外型塑了日本等国的家训文化.总之,中国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其内涵丰富而多元.其“家”已不限于狭义的亲缘组织,事实上已包括了“扩大的亲缘组织”;其“训”已不限于狭义的家庭教育,实际上已成为涵括广阔生活和职业领域的大教育和大文化,成为古人的一种社会化教育范式、社会文化类型和社会治理形式,具有现代社会单一家庭教育或学校教育、社会管理无可比拟的包容性和多维性.为此,亟需系统整理传统家训资源,重新审视、定位其当代意义,探索实现其创造性转型和创新性发展的形式和路径.原本种类和资源以及教育规约的理念和形式都远不如中国丰富、系统和多样的日本家训,其近现代转型和创新的经验值得深入研究,比较家训学研究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7.
元伦理学的理论地位和价值江雪莲人们在评价二十世纪初起在西方学术界沸沸扬扬、领其风骚达半个多世纪至今影响犹存的元伦理学时,往往容易陷入这样的误区:或者一味强调其在伦理学领域中引起的"哥白尼式的革命",或者将之简单拒斥为无谓的文字概念游戏。的确,要对这样...  相似文献   
8.
康德道德个性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伦理学是西方近代两大伦理学流派之一的义务论伦理学最典型的体系,他的道德个性论亦独树一帜。本文力图通过对其个性理论的审查,揭示其结构、内容及其历史局限性,以求印证个性发展的基本的伦理学结论。(-)如同其逮密的道德哲学,康德的道德个性论就其思维方法而言也是以理性为桥基。在《实践理性批判》和《道德形而上学原理》中康德就奠定了这一基础,并以之拱托道德个性结构,理智个性和经验个性的关系正以之为依归的。康德认为,好的个性、道德个性必须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个性,理性个性取决于每一个理性主体所具有的认识和履行道…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功利主义以资产阶级功利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的革命功利主义最为典型。功利理论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的这两种典型形态之间存在着批判继承的关系。由于二者运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产生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立足于不同的理论高度与社会基础,因而有很大差异。下面从理论基础、道德原则、道德评价三个方面剖析其区别,采取的大致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因果性问题作为西方近代才出现的哲学问题,成为西方近代哲学史上最具现代哲学精神的哲学家休谟建构其人性科学首先和重点探讨的哲学问题.休谟的哲学立场和理论特色在其因果论中得到集中反映和体现,历史影响深远和广泛,也常常遭受攻击和被误解.本文在近年来学界对休谟因果性问题的新的解读的基础上,根据对休谟哲学的性质的把握,以及对休谟因果论的思想进路的深入理析,认为休谟从人性入手研究哲学,其因果论的实质是人性科学视域下的人性与认识的关系问题,或者说是认识的人性根源和根据问题.休谟因果论具有鲜明的人性论特征以及心灵哲学倾向,开辟了一条研究因果性问题的主体之路、人性之路、心灵之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