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外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编制体系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际上几大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编制体系介绍 绿色国民帐户以框架形式发展可以追溯到1982年Bulmer-Thomas开发的"社会核算框架"和联合国统计委员会建立的"建立环境统计框架".以框架体系来构建复杂、大量的指标之间的联系使得指标之间的层次和关系非常清晰,有助于更好的理解经济活动和生态作用之间的相互关系.下面介绍几个国际上比较成熟的绿色国民核算框架特点.  相似文献   
2.
生态创新是促进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驱动力。已有文献对生态创新内涵的界定并不统一,但对生态创新对于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促进作用却是一致认可的。生态创新具有双重外部性:环境保护的正外部性和知识溢出的正外部性。这使得经济主体缺乏主动生态创新的动力,所以政府监管的推拉效应和制度政策的激励效应对生态创新十分重要,财政政策更是激发生态创新的重要手段。既往研究在研究尺度上更加偏重企业生态创新,相对缺乏对区域生态创新的全面研究;在研究对象上更加偏重单项财政政策,相对缺乏对政策间替代性或互补性关系的深入探讨;在研究方法上则更加偏重定性分析,相对缺乏对定量手段的优化应用。未来研究可将重点放在区域生态创新领域,注重财政政策的组合以及生态创新在区域间的协同,构建促进生态创新的财政政策体系,既在学术研究中寻求突破,又在绿色发展实践中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经历了率先发出“向海进军”号召、明确提出海洋经济强省建设、庄严宣告海洋强国建设三个阶段。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主要包括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环境、创新海洋科技、维护海洋权益等。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在海洋强国建设“目的性”上做到了为国富强与为民谋利的统筹;在海洋强国建设“方法论”上做到了矛盾论和系统论等方法的统筹运用;在海洋强国建设“治理观”上实现了国际治理与国家治理的统筹。习近平建设海洋强国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区域意义——指导有关沿海省份创建海洋强省示范区、国家意义——强力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并取得了重大突破、世界意义——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和“中国经验”。  相似文献   
4.
发生在浙江省永嘉县楠溪江的渔业资源的整体承包被称“为中国第一包江案”而轰动全国,以失败而告终的水权交易更是令人回味无穷。本文“在政府补偿说“”、政府保护说”“、制度冲突说“”、排他成本说”的基础上提出了更具解释力“的契约不完全说”。论证“了包江”契约属于典型的不完全契约,存在大量契“约空隙”。进而论证“了包江”契约不仅是不完全契约,而且是不可完全契约。交易活动往往不是单一的契约关系,常常存“在契约链”“和契约束”“。契约链”也可以称之“为串联式契约”。当存“在串联式契约”时,契约的签订要遵循瞻前顾后原则“。契约束”也可以称之为“并联式契约”。当存在“并联式契约”时,契约的签订要遵循环顾左右原则。  相似文献   
5.
我国环境经济学研究述评沈满洪环境问题已成为与人权问题、人口问题等相提并论的世界性重大社会问题。环境经济学也被称为经济科学中的朝阳学科。我国的环境经济问题研究在短短的二十年左右时间里从无到有,从分散研究到有组织研究,从专题研究到整个学科构造的研究,从理...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改革国家管理部门,按照“两山论”的观点改革核算制度等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思想;二是政府主动担当责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构建社会治理机制等生态文明机制设计思想;三是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具有鲜明的理性思维、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等特色。习近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要论述的历史贡献在于:构建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等重要范畴,丰富发展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方法论思想,推动建立了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整体性框架。  相似文献   
7.
吴应龙  沈满洪  王迪 《浙江社会科学》2023,(1):15-27+156-157
生态科技创新在技术扩散和环境保护方面存在双重外部性,导致其供给不足,因此有必要同时从技术扩散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设计矫正机制,提高生态科技创新的供给。本文建立多区域创新研发模型,从数理逻辑上分析双重外部性的扭曲效应和矫正机制,并基于全国2003—2018年城市数据建立空间计量模型验证矫正机制的效果。主要结论为:第一,相比非生态科技创新,生态科技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供给不足问题;第二,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可以矫正生态科技创新的外部性;第三,知识产权保护和环保税存在互补效应,两者共同作用可以进一步提高生态科技创新水平。  相似文献   
8.
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在中国逐渐被运用于生态环境治理之中.此类生态经济化制度安排的初衷在于缓解地区间及地区内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排除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协调因素.实证研究表明,生态补偿机制和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作为生态经济化的主导性制度安排,前者侧重于行政手段,后者侧重于市场手段.两种制度安排在不同程度上均有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但通过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更强,且更灵活;而通过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稍弱,且呈现出生态补偿资金的结构差异.  相似文献   
9.
环境经济手段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首先将环境经济手段分成两类一是侧重于政府干预的庇古手段,二是侧重于市场机制的科斯手段.然后分别对庇古手段与科斯手段、庇古手段中的税收手段与补贴手段、科斯手段中的自愿协商手段与排污权交易手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管理成本较低而交易成本较高的情况下,适合运用庇古手段;反之,适合运用科斯手段.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