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2.
潘华琴 《人文杂志》2007,(3):105-111
文学言语的私有性特征是架构文学与个体生命之关联的桥梁。论文通过在文艺学领域内对维特根斯坦关于私人语言不可能性论证的推演分析指出,个体生命在突破语言规则、习俗、惯例等束缚之后才能实现私人感觉的有效表达,即私人感觉的个人化表达。文学言语是私人感觉个人化表达的范例。这也正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实质所在。  相似文献   
3.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5,(9):141-144
鉴于在当代文坛引起激烈争论的话题--"文学终结论",从生态文艺学的角度解读海德格尔的哲学命题"语言是存在之家",不难透视出蕴含其中的生存论语言观从根本上扭转了人与语言、人与自然的关系,语言或诗的语言成为人类返回自然、重获本真存在的途径,从而确定了文学艺术在当今的物质时代不可或缺的地位,而"文学终结论"的观点亦不堪一击.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言说"命题是剥夺人的话语霸权、削弱人的"中心"地位的基石,他强调了人类与自然平等的但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万物在"世界之中存在".亲近自然,聆听大地寂静之音,并发之于声,便是诗的语言,是艺术.对自然之神圣的感悟与聆听,表现在人类生存上,便是对精神的不懈追求,这也是文学艺术存在的价值与位置.  相似文献   
4.
以知觉首要性为出发点,以"环境""审美知觉""身体化""环境连续性"为关键词,综合评述伯林特环境美学思想,并结合当代生态批评的核心话题"人与自然"之关系,简要评析伯林特的环境美学思想之理论价值,指出以身体知觉为纽带的"环境连续体"和"身体化"的美学思想,不仅在理论上试图矫正笛卡尔式的二元认知框架,更在实践中为我们重回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融合搭建了桥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分析宗教题材在《大师和玛格丽特》、《断头台》中的运用为切入口 ,探讨两部作品在反映现实、表现主题方面的异同 ,并在此基础之上探讨了两位作家各具特征的宗教观。宗教题材的运用 ,为两位作家开拓了新的创作领域  相似文献   
6.
文学言语活动与个体生命有着密切关联,"言外之意"的生成与衍化,"言外之意"的存在并非由语言表达的局限性所导致,相反,"言外之意"是个体生命内在情感私密性的留存,同时也是文学言语私有性的化生。  相似文献   
7.
潘华琴 《学术交流》2007,(11):151-154
文学是人学,文学的"主体性"问题有着诸多的阐释可能性。从生命本体论的角度上来讲,文学是对人类生存境况的关注。在文学言语活动中,公共语言的个人化表达方式使不可言说的私人感觉得以呈现,营造了留存个体生命之私有性的精神领域与审美空间。在其间,无论是文学言语活动中的创作主体、接受主体还是人物主体都实现了生命的自我完善,文学为人类提供了突破自身存在困境的一种可能性。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文学是人学。  相似文献   
8.
主体的残缺——浅析西方传统文论中的主体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是人学,对文学中的主体性问题的探讨由来已久。但无论是从内容,即文学的真实性问题,还是从形式,即传统的文学语言观的角度来探析这一问题,我们将发现,在西方传统文学理论中,主体的存在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