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劳动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唐朝平定淮西之乱的论述,肯定了裴度作为政治家、军事家在平定叛乱中的远见卓识和雄才大略,分析了裴度平叛建功的原因,指出了裴度舍己为国,横身讨逆的壮举,对于今天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析宋代宗教对旅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05,21(1):128-131
宗教与旅游一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他们构成了中国古代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宗教的介入而使宋代旅游异彩纷呈 ,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在经济发展、政治文化宽松的宋代 ,宗教在旅游中充当着特殊角色 ,其文化传播功能对今天旅游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11,27(2):78-81
宋代是音乐创作及表演中心转向民间、民间音乐表现活跃的转型时期,表现在内容上贴近百姓生活,参与表演者阶层广泛,演艺场所层次多元化,民间创作形式丰富,引起文人士大夫的关注,城市市民成为音乐消费的主体,在中国古代音乐文化发展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
王晓如 《唐都学刊》2013,29(4):90-93
宋代乡村第五等户是宋代户口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农业人口为主体的封建国家中,他们是社会生产的主要承担者、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推动经济发展与物质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宋代乡村第五等户在国家户口中比例大,生存条件差,特别是在失去土地无法生存后,“流移转徙”到城市,为城市经济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为资本主义萌芽做了早期准备,推动了城市服务业发展,促进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探讨第五等户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对寻求今天解决农民问题的方式方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刑事法律上,保险诈骗罪主要研究的是严重的保险欺诈行为,即保险诈骗行为,而一般的保险欺诈是相对于民事法律而言的。文章讨论了保险诈骗的刑事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6.
王晓如 《中国劳动》2005,(11):19-21
《劳动法》第31条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作出了规定。但在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理解不一导致产生了不少争议。本文通过对第31条法律理解的研究和法律适用的探讨,对劳动合同的单方解除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7.
两宋土地政策一脉相承 ,既有对前代土地政策的继承 ,又有自己的特色。北宋土地政策直接影响了南宋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它加剧了南宋土地分配不均状况 ,使土地高度集中于少数人之手 ,改变了农民的阶级结构 ,使以下户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演变为以租佃农民为主体的阶级结构 ,从而影响了国家税收 ,引起赋税结构变化 ,加重了城市工商业劳动者的负担。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超经济强制剥削 ,加速了社会不稳定进程 ,加深了社会危机 ,直接引发了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多种形式的斗争。  相似文献   
8.
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是关学"躬行实践"的成功范例。我国古代历来重视"风俗",风俗好坏关系到国家命运存亡。探讨吕大钧改造关中风俗原因及其理念,有助于了解当时的社会现状和关中风俗,深刻认识关学融躬行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思想核心,对于探寻改变当前社会不良风气的方式方法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诗歌在探究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牛郎织女传说中,无论是在牛郎织女传说起源地研究,还是对牛郎织女传说以及推动各地民俗活动方面都有重要影响.研究诗歌的历史文化传承作用,借鉴这一文学形式,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遗产,对于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重文轻武国策是研究宋代文人政治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政治现象,政策在整个社会系统运动中的作用与影响不能小视。宋代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政治统治需要的重文轻武国策,不仅在实现政权稳固、国家长治久安和社会文化繁荣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且对统治集团构成阶层的士大夫社会风气的形成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