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王载册  陈继林 《江汉论坛》2012,(10):126-129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一种独立的架构,其基本目标是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唯物辩证法认为,人的需要既包含着有限性,也包含着无限性,是一对矛盾,符合对立统一规律。它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价值前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主体、客体到内容,无一不渗透着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矛盾运动;研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有限性与无限性矛盾的内涵及表现,找出解决二者之间矛盾的办法,成为当前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中应当重点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是指基于一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公民一定的文化共识,由政府主导提供的面向全体社会成员以保障公民基本文化生存和发展权利,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的基本社会文化条件.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源于公共文化产品的特殊性和新公共管理“有限政府服务”理论.作为基本权利的文化权利,是宪法和法律确认和规定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个人在社会文化等方面不可缺少的权利.公民基本文化权利是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性的核心理念.确定公共文化服务基本性的边界应坚持“保基本”、“广覆盖”、“解急需”和“量力行”的原则.在操作层面有两个标准:一是国家宪法和法律有关基本文化权利的规定;二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枯竭型城市将会越来越多。如何解决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一直是政府和学术界十分关心的重大而又紧迫问题。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为我国今后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同时也为黄石这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本文从文化软实力与城市品牌关系的角度、以黄石市城市转型为样本、结合国内外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成功经验,用全新的视角,论述了黄石矿冶文化在城市转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何开发利用矿冶文化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