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丛书文集   3篇
理论方法论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理论思考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宝强 《学术交流》2002,(5):98-100
黑龙江省旅游业的主导产业条件基本形成。旅游业的发展将有效地促进第三产业产出效率的提升并有利于加速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进程。应实行比较优势战略 ,坚持政府规划和市场运作的原则 ,搞好重点旅游区域的布局。  相似文献   
2.
将黑龙江省"三农"分解为具体指标并对其实行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三农"既具有比较优势,如农业总产值比重提升并增速、粮食总量居全国前列、农林牧渔业投资额排序靠前等,也存在诸多比较劣势和发展约束问题,如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偏低、第一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偏低、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偏低等.准确定位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目标模式,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支持力度,重视结构效应,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设立新农村建设发展基金等不仅可以化解黑龙江省"三农"的比较劣势和发展约束问题,也可以有效地促进全省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森工老工业基地从开发到现在,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森林资源的减少和体制的滞后,它已经陷入困境。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过程中,森工老工业基地也应尽快做出正确的发展战略选择。即:改变落后的体制,实行政企分开,确立产业发展重点,发挥林区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农村经济系统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但自90年代以来,反映农村经济发展最重要指标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持续下跌。据最新资料,1998年黑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比较,已负增长09个百分点。黑龙江农村经济系统增产不能相应增收和农民人均纯收...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黑龙江城乡主要结构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黑龙江城乡结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乡村经济系统发展滞后;二是城乡非农产业发展差距扩大;三是乡村劳动力亟待转移;四是城市化“虚高”。必须优化城乡结构。建议:(1)坚持城乡互动;(2)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3)加快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6.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一定时期出口竞争能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黑龙江省初级产品和制成品两大类进出口商品贸易条件指数的测度与分析,可以看出,黑龙江省各类商品在不同时期的贸易条件截然不同,一些商品的贸易条件呈明显改善态势,而一些商品的贸易条件则表现为恶化态势.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贸易条件,黑龙江省在发展对外贸易过程中,既要积极调整对外贸易产品结构,也要加快对外贸易的技术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